① 《奕■等关于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奏折》,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一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32页。
② 张之洞:《劝学篇·序》,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63页。
(1)魏源:《海国图志》卷2,陈华、常绍温、黄庆云、张廷茂、陈文源点校注释,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27、26页。
(2)《曾国藩“购买外洋船炮”以镇压革命的奏折》,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一分册,第208页。
(3)李鸿章:《朋僚函稿》卷四,清光绪影印本,第98页。
(4)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李鸿章全集》第3册(奏稿),卷43,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1339页。
(5)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李鸿章全集》第1册(奏稿),卷9,第323页。
(6)《张文襄公奏议》卷27,民国刻张文襄公全集影印本,第469页。
(7)《张文襄公奏议》卷26,第454页。
(8)张之洞:《劝学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9)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3页。
(10)王韬:《〈易言〉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61页。
(11)余治:《〈救时揭要〉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3页。
(1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13)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9-283页。
(14)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页。
(15)梁启超:《新民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16)黄珅:《梁启超与〈新民说〉》,梁启超:《新民说》,第44页。
(17)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一九○五年八月十三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8页。
(18)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方略·军政府宣言》,《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97页。
(19)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5-286页。
(20)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5-196页。
(21)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99页。
(22)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12年7月15日),《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3-428页。
(23)蛰伸(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民报》第1号,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册,2006年,第40页。
(24)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0、110、108页。
(25)孙中山:《复蔡元培张相文函》,《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26)孙中山:《在驻粤滇军欢迎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页。
(27)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红旗出版社,1982年,第3页。
(28)徐辉:《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民主与科学的脉理——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连续性》,《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17-124页。
(29)陈伯达:《论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月刊》1937年第1卷第1期,第68-222页。
(30)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
(31)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1917年5月1日)、《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25日),《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3、40页。
(3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创刊号,1915年9月15日。
(33)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页。
(34)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35)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编:《每周评论杂志资料索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印行,1957年,第2页。
(36)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每周评论》第1号,1918年12月22日。
(37)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编:《每周评论杂志资料索引》,第2-3页。
(38)林塞编:《新编剑桥世界史》第七卷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8、130页。
(39)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87-96页。
(40)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4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42)《通信》(陈独秀答胡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43)《通信》(钱玄同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44)胡适:《答汪懋祖》,《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15日。
(45)张耀杰:《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路线图·序》,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第5页。
(46)胡适:《容忍与自由》(1959年11月20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第838页。
(47)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0页。
(48)约翰·穆勒:《论自由》,马文艳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1页。
(49)胡适:《中国新文学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第158页。
(50)胡适:《中国新文学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第124、136页。
(51)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晨报》1919年5月2日,第6版。
(52)《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第353页。
(53)龚振黄在1919年8月出版的《青岛潮》中认为5月19日的再次罢课是“学生界五四运动以后”之事,参见龚振黄:《青岛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79页。同年9月,萧山詧盦作《学界风潮纪》亦认定19日罢课发生在“五四运动以后”。参见詧盦:《学界风潮纪》,《五四爱国运动》(上),第378页。
(54)《记商家开市时学生游行》,《申报》1919年6月13日,第11版。
(55)《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中华民国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五四爱国运动》(上),第422页。
(56)《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中华民国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五四爱国运动》(上),第422页。
(57)子绳:《国人对得起曹陆章吗?》,《晨报》1922年1月13日,第2版。
(58)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在全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的演词》(一九二○年四月二十一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18-519页。
(59)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九二○年四月一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515-517页。
(60)陈独秀:《谈政治》(一九二○年九月一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9-10页。
(61)陈独秀:《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一九二一年五月一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119页。
(62)陈独秀:《马克思的两种精神》(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178页。
(63)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七日),《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8、233页。
(64)李大钊:《知识阶级的胜利》,《李大钊选集》,第308页。
(65)李大钊:《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李大钊选集》,第358页。
(66)傅斯年:《中国狗和中国人》,《新青年》第6卷第6号,1919年11月1日。
(67)傅斯年:《青年的两件事业》,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8页。
(68)傅斯年:《欧游途中随感录》,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383页。
(69)傅斯年:《青年的两件事业》,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383、386页。
(70)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丁元编撰:《五四风云人物文萃:傅斯年罗家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266-267页。
(71)王光祈:《少年中国》,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编:《王光祈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50、52页。
(72)王光祈:《少年中国》,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编:《王光祈文集》,第74、76页。
(73)王光祈:《城市中的新生活》,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编:《王光祈文集》,第28页;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李大钊选集》,第236页。
(74)胡适:《五四运动纪念》(一九二八年五月五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第729-730页。
(75)胡适:《五四运动纪念》(一九二八年五月五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第731页。
(76)参见瞿秋白:《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年12月;陈独秀:《答张君劢及梁任公》,《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8月。
(77)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第12、277-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