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的决定》,规定了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
1984,(04):-3-7 杜渐 - 
            实事求是地评价列宁的认识论——纪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发表80周年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于1908年,发表于1909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在斗争中诞生,80年来又不断引起论争。我国解放后的40年中,对它评价也是各说不一。但前30年占支配地位的是...
1989,(04):-3-6 王仲士 - 
            承包制:现阶段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进入90年代,我国企业改革面临新的选择。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虽然确立了承包制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的地位,但是,人们对承包制的认识上的偏差和承包制本身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下一轮承包面临挑战。前一轮承...
1990,(04):-3-9 朱方明 -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的研究
            
一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上现在正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超过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平的力量胜过战争的力量的时候。在国内,1956年我们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接着,...
1957,(04):-1-10 丁耿林; -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许多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资金严重缺乏,经营十分困难,内部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长缓慢,甚至萎缩。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处境,普遍地被归咎于这些企业“活...
1991,(04):-3-7 朱方明 -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投入产出法的应用
            
在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和地区经济管理中,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应用工作正迅速开展。目前,主要问题已不在于投入产出法的更广泛理解和吸收,而在于这种方法如何对完善经济管理实际地、有效地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
1986,(04):-3-9 廖君沛 - 
            关于我国实行分税制的思考
            
分税制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已无多大争议。但实行什么样的分税制,分几个阶段进行,何时进行,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笔者对此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992,(04):-3-8 钟思远 ,刘基荣 - 
            西方经济的“三大事变”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20世纪百年回顾
            
本文分析了20世纪西方经济的“三大事变”,即:(1)30年代大危机;(2)70年 代西方经济的“滞胀”;(3)90年代金融混乱;及“三大事变”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2000,(04):-5-8 胡代光 - 
            李天德教授
            
2002,(04):-0 - 
            90年代我国农民收入缺口形成的深层原因解析
            
每阶段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收入结构中潜在农民收入水平,与每阶段事实的农民收入水平之差,定义为农民收入增长缺口。90年代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缺口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有三:第一,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农业的...
2001,(04):-5-13 杨继瑞,祝志勇 - 
            论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大学是这个系统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子系统之一,在整个社会系统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大学的和谐校园建设与全社会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
2008,(04):-5-12 杨泉明;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
            
隗瀛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建树丰厚,其众多宏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新思路,以及与国内同...
2010,(04):-5-6 谢和平; - 
            《全宋文》笔谈
            
《全宋文》是目前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是研究宋代文化最为齐全的宝贵资料。兹选录部分学人的评论文章,以帮助读者了解《全宋文》的基本情况。
2007,(04):-5-10 谢和平;张立文;刘琳;郭齐;方健;李冬梅; - 
            我国“三农”问题的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
            
我国的"三农"问题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差距不断拉大,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造成各种社会矛盾。"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倾斜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是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结果。因...
2004,(04):-5-12 王国敏 - 
            企业绩效的能力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加入WTO后,理论界从企业核心能力入手,研究影响企业绩效的能力驱动因素,并形成了很多流派。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实证调查法,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适合我国企业绩效的能动...
2003,(04):-5-9 段玲敏,余伟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