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2S分压对N80油套管钢CO2环境下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利用U形弯试样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N80钢在不同H2S分压的CO2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N80油套管钢在CO2-H2S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随H2S分压的升高,N80钢的腐蚀电流和应力腐蚀敏感性都先增...
2013,45(6):196-202 刘然克(北京科技大学 腐蚀与防护中心);张德平(吉林油田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郝文魁(北京科技大学 腐蚀与防护中心);刘智勇(北京科技大学 腐蚀与防护中心);王中梅(吉林油田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杜翠薇(北京科技大学 腐蚀与防护中心);李晓刚(北京科技大学 腐蚀与防护中心) -
基于Eshelby本征应变自洽法的岩土二元介质本构关系
天然沉积土具有结构性,产生结构性的原因在于胶结的不均匀性。在破损力学理论框架下,基于Eshelby本征应变自洽法,考虑胶结元与摩擦元间变形协调性及应力连续性,推导出了岩土二元介质弱形式的弹塑性本构关系,为复杂应力状态下结构...
2012,44(4):12-19 杨瑞敏(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丁建文(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吉锋(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何仁财(江西农业机械研究所) -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强柱弱梁设计方法研究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中大多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出现了大量的柱铰破坏机制而不是梁铰破坏机制的问题,2010版抗震规范提高了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于常见的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混凝土组合梁组成的组合框架结构,...
2012,44(4):20-25 刘阳冰(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芳(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晶波(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 -
深埋地下洞室群动力时程分析中人工边界的设置
针对深埋地下洞室群动力时程分析中建模范围和人工边界设置问题,基于地下洞室群地震波动场的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动力时程分析中洞室群模型人工边界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允许模型不建至地表,而采用解析法求解地表反射波动场,并通过人...
2012,44(4):26-31 马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曹连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肖明(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国(长江设计院) -
CO2减排CCS与CCU路线的热力学认识
基于Gibbs自由能理论提出了以自由能耗散Ω作为CO2减排路线的热力学评价依据,减排的意义在于减少耗散。建立了输出功w与Ω的线性函数关系:w=-(1/ε)·(Ω/α)=-(1/(1-β))·(Ω/α),参数ε、β、α分别代表自由能耗散比、保留比和...
2013,45(5):1-7 朱家骅(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郭鑫楠(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谢和平(四川大学 CCUS与CO2矿化利用研究中心;四川大学 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夏素兰(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梁斌(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谢凌志(四川大学 CCUS与CO2矿化利用研究中心;四川大学 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子宁(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基于逆向概率密度函数的污染云团空间重构
利用逆向概率密度函数与浓度的关系,对逆向概率密度函数与初始浓度场进行卷积即可得到观测点的浓度值。建立了通过逆向概率密度微分方程求解观测点浓度值的数值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逆向概...
2012,44(4):32-38 程伟平(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廖锡健(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陈一帆(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周长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用暴雨资料推求中小河流洪峰流量的方法研究
中小流域一般属于实测水文资料缺乏地区,河流水文站点不仅稀少,观测方法通常也比较简陋,资料的可靠性也比较差,但是中小流域一般都有较长降雨观测资料。为了解决无(缺)水文资料地区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问题,从暴雨推求洪水的...
2012,44(4):39-44 岳华(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刘发明(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颜真梅(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
喷射高性能水泥复合混凝土加固石拱桥节段模型试验
为了解喷射高性能水泥复合混凝土钢筋网加固石拱桥的受力机理、承载力提高幅度和破坏形态,通过2组用喷射高性能水泥复合混凝土钢筋网加固的石拱桥节段试件以及1组对比试件在分级加载下的轴压试验,探究了不同加固层厚度对加固性能的...
2013,45(5):8-12 尚守平(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刘君(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狄国伟(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保护四大家鱼产卵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为了减轻三峡水库运行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针对四大家鱼产卵问题,结合历史水文数据,通过生态流组法分析其产卵期的生态水文事件组成,推求满足其产卵需求的流量过程,并通过生态调度对流量过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四大家鱼...
2012,44(4):45-50 赵越(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周建中(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许可(湖北电力勘测设计院);赵娜(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
潜水稳定蒸发条件下土体响应模拟
基于Gardner提出的模型,对潜水稳定蒸发条件下,欧洲地区5种土体响应进行模拟研究。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对数坐标系下的土壤水吸力分布曲线分别呈现单拐点和双拐点的特点;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土体的最大蒸发强度与黏...
2013,45(5):13-18 杨德军(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卞正富(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张科锋(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雷少刚(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 -
考虑裂隙-岩块间水交换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
为了研究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水力特性,根据裂隙面分形维数、裂隙面位错值和面积接触率,提出了采用随机布朗函数生成裂隙开度分布的方法;基于裂隙局域立方定理成立的假定,并考虑裂隙-岩块间拟稳态水交换,建立了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
2012,44(4):51-56 钟振(浙江大学 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胡云进(浙江大学 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刘国华(浙江大学 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 -
基于休止角模型的非均匀沙分级起动流速公式
利用临界状态下的泥沙颗粒受力与休止角的关系建立了非均匀沙的临界平衡方程式,并且以此为基础在假设底部瞬时流速符合正态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求出了2个起动概率模型。在这2个起动概率模型基础之上推导出了2个非均匀沙的起...
2013,45(5):19-23 张斌(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兴年(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奉广(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基于区间优势可能势的模糊折衷型防洪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防洪多目标调度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提取了影响水库群防洪需求的若干风险指标,针对防洪多目标方案集的决策优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优势可能势的模糊折衷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了多属性目标的决策矩阵,避免了备选...
2012,44(4):57-63 张慧峰(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周建中(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张勇传(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王永强(华中科技大学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
基于大三轴试验的粗粒土应力剪胀方程
采用大三轴剪切仪对3种不同相对密度的双江口心墙坝覆盖层料,进行各向等压固结条件下的排水剪切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剪胀率与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适用于粗粒土的经验型应力剪胀方程。通过分析剪胀方程参数...
2013,45(5):24-28 褚福永(丽水学院 土木工程学系;重庆交通大学 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俊高(河海大学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殷建华(香港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
串珠状堰塞湖级联溃决对汶川震区河流演化的影响
“5·12”汶川地震震后3年多以来,串珠状堰塞湖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震区河流演化的影响重大。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岷江支流——渔子溪的耿达—映秀河段的野外考察发现,堰塞坝对河流挤压造成异岸冲刷,河道横向展宽或弯曲;多堰塞湖河段...
2012,44(4):64-69 朱兴华(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崔鹏(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陈华勇(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唐金波(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邹强(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