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心莲子草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
本文报道空心莲子草在细胞培养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抑制作用。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HSV感染的细胞内HSV有无抑制作为观察药物抗病毒作用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药有两个部份能抑制HSV—1型在细胞培养中繁殖,抑...
1989,(04):-217-220 杨占秋,程丽 -
新型抗癌药3-苯乙酰胺基-2,6-哌啶二酮的合成
3—苯乙酰胺基—2,6—哌啶二酮(又名Antineoplaston A10)系人体组织产生的一种体内抗癌物质。最初从人尿中分离得到。由于毒性低(LD_(50)10.33g/kg),很快进
1988,(03):-153 李勤耕,金初瑢 -
可乐定透皮剂对清醒大鼠血压的影响
用尾袖法测定了可乐定透皮贴片(3、6、12μg/片)对清醒大鼠0—30h血压的作用。大鼠贴片后0.5—2h出现明显降压作用,持续时间为8—20h。每鼠12μg可乐定ig的大鼠,ig后0.5h出现明显降压作用,持续时间为2h。用空白贴片...
1989,(04):-221-223 江光池,杨正菀,雷贞桂,李霞,吴开艳,李强,王位言,陈淑杰 -
川楝素药理研究进展
川楝素(Toosendanin)系从苦楝树(Melia Azedarach)或川楝树(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根皮或树皮中分离提取的含呋喃环的四环三萜化合物,具有广
1988,(03):-154-156 罗刚,全钰珠 -
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立体构型确定
利用80兆和200兆′H核磁共振谱仪,测定了经Dane盐与亚胺中间体反应合成的19种新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光谱。并进行了图谱解析,确定了内酰胺环的立体构型。19种新化合物的内酰胺环立体构型均为顺式构型,这种构型...
1989,(04):-224-226 尹述凡,毛文仁,王树梅,卓玉华,李淑琼 -
香豆素类杀鼠药的毒性与体内检测方法
4位羟基取代的香豆素衍生物具抗凝血作用,是一类用作灭鼠的药物。因其使用面广,容易发生人畜中毒事件,故有必要了解其毒性及检验方法。这一类灭鼠药在3位有不同取代基,其毒性也随之而异,见报导的各种药物列于表中...
1988,(03):-156-161 颜健 -
林可霉素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配伍研究
林可霉素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增强,效价提高了近四倍。
1989,(04):-226-228 宗祥久,景相林 -
锌剂国内临床研究进展
据现代医学研究,锌与DNA、RNA聚合酶,胸腺嘧碇核苷激酶等100种酶的合成与激活有关,并参与核酸、蛋白质、胶原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且具有加速生长
1988,(03):-161-164 冯文宇,李丙元 -
免疫增强剂—多糖简介
免疫增强剂(Immunopotentiating agents)是指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原来低下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药物,不包括特异性免疫制剂(如疫苗,类毒素)及免疫补充剂
1988,(03):-164-166 刘寿荣 -
千金藤属植物中的生物碱
本文主要叙述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所含生物碱成份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并述及一些植物在民间的治疗效用,以及部份生物碱成分的生理活性。
1989,(04):-229-232 王宪楷,赵同芳 -
前列腺素与肿瘤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五十年代未确定结构,六十年代相继进行生物合成及全合成成功,七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大类“广谱生物活性物
1988,(03):-167-168 方有杰 -
高效液相色谱与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与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的新技术。综述23篇论文的基础上,对联用技术的关键——液相色谱流份向气相色谱转移作了重点介绍。其中柱头进样、恒流溶剂蒸发和共蒸发法是目前常用的流份转移技术...
1989,(04):-233-236 李章万 -
甲硝唑滴耳液的试制
甲硝唑是国际公认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作者对临床上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疗效不甚理想的病例进行了厌氧菌培养,结果多呈阳性。为此试制了甲硝唑滴
1988,(03):-169 贺忠国 -
一类引人注目的新型药物—钾通道开放剂
尽管钾通道对细胞膜电位的控制机理早已研究清楚,但对钾通道治疗作用的认识,直到不久前还很肤浅。其原因在于:钾通道类型复杂(见表1),一个细胞内常有多种亚型并
1989,(04):-236-237 杜俊蓉,杨正菀 -
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靛红及其注射剂
靛红又名靛胭脂(indigocarmine),是一种染料,可作药剂和食品着色剂,临床上用其注射剂测定肾功能及瘘管造影用,为美国、日本等国药典所收载,国内一些医院也自行制
1988,(03):-170-171 吴功柱,吕太平,尹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