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城镇化之路:“城乡两栖”
The Third Way for Urbanization: Residing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reas
作者:王春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5(06):-79-8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农村流动人口;乡村振兴;城乡两栖;城镇化;市民化;循环式迁移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现有有关农村流动人口的城镇化、市民化以及回乡等方面研究,基本上囿于非城镇化即回乡这样的二元对立视角。事实上,在过去40多年,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二元分割到乡城单向流动,又从乡城单向流动到回乡,目前则出现一种新的城乡关系即"非城非乡"或者说"又城又乡"。这里将这种新关系概括为"城乡两栖",它具体表现在城乡两栖者的生活、就业、交往和文化观念上,亦正契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关于"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之理念。调研表明,城乡两栖者担有融合城乡、振兴乡村的重要角色。因此,国家在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乃至体制机制上应将城乡两栖者作为聚焦对象,以缓解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缺人、缺资本、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
参考文献
① 这话是一些朋友在会议上听这位市长大人讲的,没有具体的记录,这里作为听来的调查材料用,因此没有出处可注。为此我还找了其他人做了印证,都说有这么回事。
(1)从广义上看,秩序和就业问题也属于市民化问题,但是,市民化不仅仅包含这些问题,有更广的涵义,而且首先是能否变成城市居民并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前者又不同于市民化。
(2)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9页。
(3)政府把工作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不准农村流动人口进入,B类则先由城市居民选择,剩下来还有机会,农村流动人口才可以进入,C类则属于城市居民不愿做的工作,可以任由农村流动人口去做,它们基本上属于脏累差险和收入低的工作。
(4)参见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
(5)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第12页。
(6)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3页。
(8)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07页。
(9)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第9页。
(10)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23页;穆光宗、江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含义、测量和路径》,《江淮论坛》2017年第4期,第25页。
(11)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1期,第11页;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35页。
(12)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页;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1期,第43页;薛艳:《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3期,第62页;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1期,第43页。
(13)穆光宗、江砥:《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含义、测量和路径》,《江淮论坛》2017第4期,第25页。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第26页。
(15)王春光、Jean Philippe BEJA:《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06页;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第15页。
(16)参见刘传江、徐建玲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8)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07页。
(19)王春光、赵玉峰、王玉琪:《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63页。
(20)王丽萍:《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辍学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打工子弟学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王春光、赵玉峰、王玉琪:《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63页。
(22)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19年8月15日。
(2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十一、十二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471、125、300页。
(24)张学英:《对中国农村移民非永久性迁移行为的再考量》,《开发研究》2011年第5期,第28页。
(25)王春光:《超越城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9页。
下一条:从双轨制、新双轨制到市民化——流动人口治理40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