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维斯休闲装品牌市场分析
通过对真维斯品牌成都市场的调查,考察了该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服务、竞争对手等情况,依据所获基本信息,对真维斯顾客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了真维斯品牌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2008,18(04):67-70 陈朝见;张伟;张铭;仁青尖措;傅师申; -
气浮-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制革废水
采用气浮-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某制革厂制革废水,经过一年多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Cr、BOD5和SS分别为2500 mg/L、1000 mg/L、1200 mg/L情况下,处理后出水CODCr、BOD5和SS质量浓度分别为75~84 mg/L、18~26 mg/L、62~70 mg/L,达到...
2008,18(04):71-73 牛涛涛;汪建根;闫晓; -
皮革分析检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的研发
本研究在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采用演示用的power point软件,制作出了《皮革分析检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该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和录象等素材组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让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随...
2008,18(04):74-77 戴红;张宗才;阳芳标; -
I~2C总线技术在皮革物理特性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皮革物理特性自动检测分析系统,能够对皮革物理特性的诸参数检测。在(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由PIC单片机自动进行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比对,通过虚拟可视化软件提供数据的实时显示。
2008,18(04):78-80 王慧桂;于文宪;吴国平; - 感谢信 2008,18(03):1-
-
阴离子加脂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借鉴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试图以更科学的方法对皮革加脂剂进行复配改性。将硫酸酯化蓖麻油(Sulf-C-O)和磺化蓖麻油(Sulfon-C-O)分别与表面活性剂OP-10和AEO-9进行复配,测定复配体系的γCMC和CMC,对乳液粒径和乳液稳定性进行了表证,优...
2008,18(03):5-10 杨秦欢;杨玲;张廷有; -
纳米TiO_2原位杂化聚氨酯及其抗菌防霉性能研究
采用原位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将纳米TiO2引入合成革用聚氨酯膜中,并对杂化薄膜的截面形态、抗菌防霉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机纳米TiO2颗粒在聚氨酯杂化膜中分布均匀,且其粒径与TiO2的含量有关。当TiO2的含量从0.25%提高...
2008,18(03):11-15 陈意;冯萍;范浩军;张秀丽;周虎;袁继新;刘若望; - 第四届“张铨基金”奖评奖延期举行及汶川5·12大地震捐款的通告 2008,18(03):15-
-
改性纤维素鞣法研究
通过对坯革的收缩温度(Ts)和感观的测定,考察了自制的改性纤维素鞣剂的用量、鞣制温度、pH和时间对其鞣制效应的影响,确定了该改性纤维素作为主鞣剂时的最佳应用工艺参数,即:用量25%、温度30℃、鞣制初始pH 4.5、终点pH 7、鞣制总时间10...
2008,18(03):16-19 胡良豪;甄文娟;单志华; -
原花青素诱导明胶水凝胶的形成与稳定
通过研究缩合类植物单宁——原花青素与明胶在亚浓溶液状态下的相互作用,探讨原花青素诱导的明胶水凝胶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实验表明,低浓度的原花青素有助于明胶凝胶的形成;当原花青素与明胶质量比适当时,比如1:10,混合液在接近0℃冷冻...
2008,18(03):20-25 张倩;穆畅道;李丽英;丁宗雷;林炜; -
绿色技术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介绍了绿色技术的概念和体系;指出了皮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皮革生产绿色化的要求和解决途径;对皮革的清洁评价体系进行了设想。
2008,18(03):26-30 丁绍兰;王睿; -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介绍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主要的改性方法及机理,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研究方向。其中共聚改性由于选择范围广而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改性手段。
2008,18(03):31-36 曹志峰;苗青;金勇; -
皮革的喷墨印花研究
通过制备低黏度的纳米级微乳液,并将其作为黏合剂与商用颜料色浆配制成彩色喷墨印花墨水,进行了皮革喷墨印花应用试验,形成的皮革花纹精细、清晰。
2008,18(03):37-39 薛朝华;贾顺田;崔祥涛;张静;田利强; -
THP盐-栲胶-鱼油鞣革工艺研究
四羟甲基季鏻盐(THP盐)、栲胶预鞣、高活性鱼油油鞣的鞣革新工艺,较传统油鞣工艺时间缩短一半,所得成革为可水洗软革,收缩温度为86℃(传统油鞣工艺大约65℃),抗张强度为23.3MPa。试验确定有机结合预鞣的最佳配比为:8%THP盐,15%荆树皮栲...
2008,18(03):40-44 黄挺;张帆;乔斌;辛中印;罗廷春; - 第四期全国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即将开办 2008,18(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