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及其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体外复合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黏膜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法,于6%胎牛血清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中培养OMECs,观察OMECs的...
2010,28(01):76-76-80 谭波 魏人前 杨志明 李秀群 韩平 智伟解慧琪 任燕 谭中侠 -
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p75NTR)在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p75NTR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129sv小鼠的一侧面神经总干在神经出颅2 mm处进行损伤,损伤后第2天,一部分小鼠在神经干损伤的近中侧注射霍乱毒素B(CTB)进...
2010,28(01):95-95-98 张风河 黄萍 杨丕山 张雪 -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 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
2010,28(01):99-99-101 张宁 白玉兴 张昆亚 任超超 周洁珉 祁鹏 -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对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的效果。方法应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不耐受食物,并观察患者忌食相应食物3个月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情况,评价饮食控制对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
2010,28(01):68-68-70 潘晓骅 孙洪 陈琼 丁洁颖 顾文莉 -
植入位点不同对颧骨种植义齿种植体周骨应力分布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植入位点不同时颧骨种植义齿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模拟建立上颌后牙区重度萎缩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第一前磨牙区、第二前磨牙区、第一磨牙区和第二磨牙区模拟颧骨种植义齿修复。进行垂直向、颊向30°和舌...
2010,28(01):81-81-86 储顺礼 周延民 岳贵平 -
过表达外源性Notch1对舌鳞癌细胞体外生长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过表达外源性Notch1对人舌鳞癌细胞体外生长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编码Notch1胞内域的表达质粒体外转染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TT)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
2010,28(01):87-87-91 黄红杰 平飞云 胡济安 赵士芳 -
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化疗耐药的关系
目的研究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XIAP表达与Tca8113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平阳霉素(PYM)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剂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药物处...
2010,28(01):92-92-94 王家凤 张志民 王成坤 聂代邦 高文信 -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 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
2010,28(01):99-99-101 张宁 白玉兴 张昆亚 任超超 周洁珉 祁鹏 -
Root ZX根尖定位仪诊断牙根横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Root ZX根尖定位仪是否能准确诊断牙根横折的存在。方法将20颗离体单根管上前牙形成牙根横折,用Root ZX根尖定位仪分别测量横折断端不分离、横折断端分离但断端内无印模材料、横折断端分离且断端内有印模材料3种情况下的根管长...
2010,28(01):102-102-103 张平 -
多颗多生牙1例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数目一般为1~2颗,3颗以上者甚为少见,偶见多颗多生牙报道。本文报道1例由多生牙引起正常牙疼痛而发现的全口散在多颗多生牙病例。
2010,28(01):104-104-105 陈骏 张庆福 刘国勤 赵海军 张新海 -
牙种植体植入后右眼部及右上颌区不适1例
1例蝶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稳定后的牙齿缺失患者在牙种植术后出现了右眼及上颌骨区临床不适,本文对此病例进行了讨论,并复习了相关文献,认为牙种植体植入术后的不适可能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对种植材料及手术创伤的高敏反应、精神心理...
2010,28(01):106-106-108 王稚英 冯芝恩 屈直 -
一种用于骨性Ⅲ类错的双唇弓保持器
介绍一种用于骨性Ⅲ类错矫治后保持的双唇弓保持器,并将其用于60例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保持,与使用常规Hawley保持器保持的60例患者的保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唇弓保持器用于骨性Ⅲ类错保持时,具有良好的保持效果。
2010,28(01):109-109-110 王学侠 赵光华 -
人体口腔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
人体微生物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其中尤以口腔微生物群为典型代表。不同的人体口腔微生物群不同,同一个体口腔不同部位、同一部位不同时间的口腔微生物群的分布也不相同。这种微生物群组成和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体口腔生态系的...
2010,28(01):1-1-4 施文元 周学东 -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最新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人体第二基因组———微生物组。本文简要介绍人体微生物组、人体口腔微生物组以及微生物基因研究新技术的最新进展。
2010,28(01):5-5-8 薛晶 肖丽英 周学东 -
应用微创理念构建老年龋病防治方案(二)
微创牙科治疗(MID)是一种全新的齿科医学理念,着眼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强调病症早期的微创(甚至分子水平)治疗以及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时以患者为本的治疗方案。依据MID理念构建的老年龋病防治方案是着眼于改善口腔微环...
2010,28(01):9-9-12 储冰峰 张鹰 刘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