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冠心病(CHD)传统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二者相关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56例研究对象行牙周检查,得出社区牙周治疗需要量(CPITN)指数,根据CPITN分值将356例研究对象分为TN≤2、TN=3...
2010,28(04):382-382-386 潘恒标 陈晖 周娜 金丹 张静 彭春梅 -
选择性血管栓塞术辅助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目的观察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对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于手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其余3例不行血管栓塞术。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取剥离肿瘤与颈动脉的术...
2010,28(04):387-387-390 胡敏 张立海 杨舸 陈丽洁 湛雄 -
骨诱导活性材料在修复牙槽突裂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骨诱导活性材料(OAM)修复牙槽突裂骨缺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将27例年龄9~20岁的单侧牙槽突裂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采用OAM进行牙槽突裂修复,对照组(15例)采用自体髂骨质松质进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
2010,28(04):391-391-394 佘小明 张倩 田锟 杨丽 熊贵发 -
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畸形伴异常垂直骨面型的颏联合形态研究
目的研究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的颏联合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109例中国成年女性骨性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分为4组:高角骨性Ⅱ类组30例,高角骨性Ⅲ类组25例,低角骨性Ⅱ类组29...
2010,28(04):395-395-398 唐娜 赵志河 廖春晖 赵美英 -
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矫治前后软组织的改变
目的研究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软组织在矫治前后的变化,以期为正畸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8例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在矫治前及矫治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26个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并对...
2010,28(04):399-399-403 彭明慧 孟秋菊 王磊昌 -
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株产酸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株对蔗糖进行酵解产生有机酸的能力。方法从不同龋敏感的3~5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中选取66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
2010,28(04):404-404-407 刘兴容 李静 -
55 787颗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各牙位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为成品塑料牙生产厂家及使用单位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工艺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成品塑料牙的使用情况按牙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使用的55 787颗成品塑料牙中,D6...
2010,28(04):408-408-451 吴树洪 于海洋 王璐 徐凌 萧智利 -
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在小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Osstem 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用于5~6 mm的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36例患者的36个5~6 mm缺牙间隙处植入直径2.5 mm或3.0 mm的Osstem 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36颗,即刻在椅旁或技工室完成树脂冠临时修复,树脂...
2010,28(04):412-412-416 黄建生 赵建江 刘琼 刘天涛 -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
2010,28(04):420-420-424 农晓琳 夏勇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
牵张成骨整复猕猴腭裂模型成骨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目的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新骨形成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分布规律。方法猕猴23只以外科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其中实验组动物21只,以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
2010,28(04):425-425-429 刘毅 陈刚 李宏捷 王建 刘延山 王之奇 -
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2融合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
目的构建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PAR)γ2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并检测其在感染病毒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的表达。方法从pcDNA flag PPARγ质粒上切取目的片段PPARγ2,克隆入pEGFP...
2010,28(04):430-430-434 廖丽姿1 肖金刚1 杨苗苗1 孔子任1 孙钦策2 田卫东1 -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实验性骨质疏松(OP)对兔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周测量股骨骨密度(BMD),证实OP状态。同时在2组家兔左侧胫...
2010,28(04):435-435-438 李剑平 张望群 于静 戚孟春 胡静 王东胜 -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口腔白斑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MHC-Ⅰ)在伴有不同异常增生程度的口腔白斑中的表达,以探讨MHC-Ⅰ类抗原表达改变后其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与口腔白斑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MHC-Ⅰ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
2010,28(04):439-439-442 吴平凡 韩帮锋 夏辉 严超然 李龙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
2010,28(04):443-443-446 孙钦峰 徐岩 宋晖 扈英伟 杨丕山 -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粪肠球菌的超微结构及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生理状态下粪肠球菌的表面超微结构及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方法利用AFM观察生理状态下粪肠球菌的超微结构并进行三维成像。利用硝酸纤维素薄膜在体外构建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用AFM观察粪肠球...
2010,28(04):447-447-449 颜艳 徐晨彪 牛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