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Witness摄影测量系统在颌面部应用的可信度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头部模型面部的测量分析,来研究iWitness摄影测量系统在颌面部应用的精确性与准确性。方法 利用iWitness摄影测量系统重复获取头部模型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值,来评估在不同状态下系统应用的精确性。通过计算模型三维测量的线...
2015,33(3):296-296-300 蒋程程 宋庆高 何苇 陈尚 洪滔 -
4种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对粪肠球菌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筛选一种对粪肠球菌有抑菌效能的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方法 选用载银纳米羟磷灰石(Ag/ nHA)、载钇纳米羟磷灰石(Yi/nHA)、载铈纳米羟磷灰石(Ce/nHA)、普通纳米羟磷灰石(nHA)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
2015,33(3):301-301-305 刘奕 周荣静 吴红崑 -
不同牙本质清洁剂对牙本质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次氯酸钠(NaClO)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鲜无龋、无裂纹的人离体前磨牙27颗,去除颊侧釉质,暴露浅层牙本质,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EDTA组(B组)和NaClO组(C组...
2015,33(3):306-306-310 焦纪兰 曾利伟 周灏 邓璐 周年苟 陈萍 江辉 -
不同根管封闭剂及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探讨二者对纤维桩粘接强度是否存在交互影响作用。方法 48颗离体下颌前磨牙行完善根管治疗后,根据根管封闭剂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Endofil封闭剂(丁香酚类),B组采用AH-p...
2015,33(3):311-311-314 祝书金 刘翠玲 郑政 杨丽媛 高旭 -
口腔精准医学:现状与挑战
精准医学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续,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考虑人群基因、环境及生活方式个体差异的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新兴医学模式。本文首次提出口腔精准医学的概念,以口腔典型疾病为例,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学者观点,阐...
2015,33(3):315-315-321 徐欣 郑欣 郑黎薇 程磊 周学东 -
外科导航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颧骨颧弓骨折是最常见的面中部骨折之一,颧骨颧弓骨折常引起患者张口、咀嚼等功能障碍,多伴有明显的颧面部畸形,进而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问题。对其治疗也因为该部位解剖结构的复杂性而存在着不少困难。外科导航技术的出现为颧...
2015,33(3):322-322-325 叶兰峰 李恺得 刘磊 -
股前内侧皮瓣紧急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贯通缺损1例
股前外侧皮瓣作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近年来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应用,但其血管的解剖变异往往会给手术造成困难,甚至取皮瓣失败。本文报道1例因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变异而术中紧急采用股前内侧皮瓣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
2015,33(3):326-326-328 孙海滨 李博 李春洁 门乙 高宁 李龙江 -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较少见。本文报道2例腭侧双根双管的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治疗方法,提示正确全面的髓腔入口的设计以及仔细的探查对于非典型解剖结构根管的发现有很大的帮助。
2015,33(3):329-329-330 吴迪 吴洪斌 -
目标修复体空间的内涵、分析设计及临床转移实施
目标修复体空间是修复治疗计划中必须要获得的,符合理想美学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应占据的牙体内或牙体外的空间。在保证最小量的目标修复体空间的情况下,微创修复理念才能成功;而精准微创的牙体预备必须依据目标修复体空间的分析设计...
2015,33(2):111-111-114 于海洋 李俊颖 -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
冠部修复的质量是影响根管治疗后患牙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复方式,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本文介绍了根管治疗后冠部修复的目的与时机,选择修复方式需考虑的因素及具体修复方案的选择等,对近年来关...
2015,33(2):115-115-120 陈智 陈彬文 -
釉质早期龋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定量研究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釉质早期龋的成像和量化评估效能,为其在早期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OCT扫描牛牙光滑面早期人工龋模型和脱矿模型,获取釉质图像和光学信息,并与偏振光显微镜图像和原子吸...
2015,33(2):121-121-124 李燕妮 姚晖 连小丽 王冠华 代晓华 张林朴 -
辅助性T17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免疫状态研究
目的 研究辅助性T(Th)17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免疫状态。方法 将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牙周炎组采用口腔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对照组涂抹PBS液。在涂抹...
2015,33(2):125-125-129 王琳源 关宁 林晓萍 -
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功能特点的体外研究
目的 体外实验研究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MFB)的作用特点。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向MFB转化。MFB为实验组,以hPDLFs为对照,连续培养两组细胞,按0、12、24、48、...
2015,33(2):130-130-134 孟耀 刘曼 白丁 -
纤维蛋白胶不同复合方式对牙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胶与人牙囊细胞(DFCs)二维(2D)及三维(3D)结合模式对细胞存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评估纤维蛋白胶作为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DIO)对存活DFCs细胞膜进行标记,采用ImageJ...
2015,33(2):135-135-140 刘红 杨超 陈国庆 田卫东 陈宇 -
抗感染对伴炎症兔颊VX2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HLA-DR和CD86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感染对伴炎症兔颊VX2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分子HLA-DR和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接种VX2瘤粒、形成机械创伤、饮用高糖黏性牛奶的方式,建立兔颊VX2鳞癌炎症模型。实验分为4组。A组(12只):颊...
2015,33(2):141-141-144 张林 张霓霓 黄桂林 胡小华 易杰 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