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颊、腭黏膜修复硬腭裸露骨面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比较腭黏膜和颊黏膜2种不同性质的口腔黏膜上皮修复硬腭裸露骨面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寻找适合修复裸露骨面的修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0只日本白兔(5周龄)随机分为3组:Ⅰ组(左侧硬腭骨面裸露,保持右侧完整),Ⅱ组和Ⅲ组(...
2003,21(05):379- 鲁大为,石冰,黄旭,宋庆高,王志勇 -
Magfit磁性附着体铸接式和焊接式衔铁显微结构及热影响区的研究
目的 比较铸接式和焊接式衔铁的表面及内部显微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制作焊接式磁性附着体衔铁试件6个,采用铸造技术制作铸接式衔铁试件5个,比较焊接式、铸接式衔铁试件和成品衔铁试件的表面形貌...
2003,21(05):383- 杜莉,杨凌,胥春,巢齐宇,沈保罗 -
Magfit磁性附着体铸接式和焊接式衔铁口外磁性固位力的测定
目的 比较铸接和焊接对衔铁口外磁性固位力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作Mag- fitMD800磁性附着体铸接式衔铁试件5个和焊接式衔铁试件6个,对照组为未经处理的成品衔铁,在万能测试机上对3组试件垂直向磁性固位力进行测定。...
2003,21(05):386- 杨凌,杜莉,林映荷,胥春 -
AP-PCR基因指纹用于变形链球菌传播株与非传播株的筛选
目的 应用AP-PCR基因指纹筛选变形链球菌(mutans streptococci,MS)的传播株(transmitted strains)与非传播株(nontransmitted strains),探讨影响MS传播的因素。方法 选取20对口腔中已定居有MS的儿童(3~4岁) 与他们的母亲,取牙面菌斑样...
2003,21(05):392- 李颂,刘天佳,庄姮,杨锦波,杨德琴,刘昭慧 -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实验研究:唾液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pac和pcDNA3-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6个免疫组:pcDNA3-pac,pcDNA3-gtfB,pcDNA3-pac联合 pcDNA3-gtfB,阳性对照灭活变形链球菌...
2003,21(05):396-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杨锦波,刘建国 -
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特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性的变化,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 选用4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 只。实验组大鼠戴自制上颌功能矫治器,引...
2003,21(05):400- 陈开云,罗颂椒 -
机械压力对青春期大鼠咀嚼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建立咀嚼肌细胞的力学刺激—细胞培养模型,在细胞水平探讨机械力作用下青春期大鼠咀嚼肌细胞功能代谢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段、不同力值的机械压力对体外培养的青春期大鼠咀嚼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各实...
2003,21(05):403- 陈开云,罗颂椒 -
不同包埋材料对基底合金铸造收缩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包埋材料、不同包埋方法以及不同金属冠高度对铸造金属全冠收缩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较为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方法 制作相同直径和厚度,高度分别为4 mm、6 mm和8 mm的全冠蜡型各96 个。选用3种磷酸盐包埋材料分别进行有圈...
2003,21(05):406- 李振春,张霄华,郝凤渝 -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 将构建的口腔黏膜异体移植修复腭裂术后遗留的裸露硬腭处,观察其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的防治效果。方法 分离提取SD乳鼠硬腭黏膜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以自制藻酸钠薄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3周龄雌性SD大鼠...
2003,21(04):255- 石冰,宋庆高,黄旭,李盛,鲁勇,杨维东 -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Fas与FasL表达的相互关系
目的 初步探讨Fas和Fas L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选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异常增生、上皮中度异常增生、上皮重度异常增生与原位癌、鳞状细胞癌标本,共64例,采用免疫组织...
2003,21(04):259- 曾昕,陈谦明,聂敏海,周红梅,林梅,李秉琦,罗刚,赵曼,宣鸣 -
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分组对照研究nm23-H1基因在20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
2003,21(04):263- 杨湛,温玉明,普苹,付红梅,汤炀,李继梅 -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周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其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最佳荷载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 采用正常的头颅骨,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4种不同负荷方...
2003,21(04):267- 李志华,陈扬熙,刘剑,吴建勇,朱玉芬 -
嵌合体SBR-CT~(ΔA1)植物表达质粒的构建
目的 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编码嵌合体 SBR-CTΔA1基因的P2片段(3 498~5 378 bp),经TA克隆与pGEM-easy载体结合得到pTSC质粒,pTSC质粒经BamHⅠ 和KpnⅠ双酶切后得到P2片段,P2片段与BamH...
2003,21(04):270- 麦穗,凌均棨 -
舌癌组织中p53和c-myc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端粒酶和原癌基因c-myc和p5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相互作用,分析它们与舌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端粒末端重复放大技术(TRAP)分别检测c-myc和 p5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舌癌组织中端...
2003,21(04):274- 方泽强,李慧增,王常勇,杨军,周树夏 -
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血链球菌(S.sanguis)在龈下菌斑微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用1/2浓度的BHI培养基为实验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PABA,对P...
2003,21(04):277- 王志凌,肖晓蓉,周学东,彭雪梅,廖运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