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下颌骨形态及牙列特征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个别正常牙合的差异,为临床上不同垂直骨面型人群正畸治疗目标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 采集30例个别正常牙合成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为高角组(8例)、均角组(12例)和低角组(10例)。使用D...
2017,35(4):403-403-407 涂景秋, 樊佳倩, 雷勇华 -
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 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
2017,35(4):408-408-412 张昊, 侯亚丽, 李向军, 董福生, 林瑞华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诊断口腔癌颌骨侵犯中的价值: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在诊断口腔癌下颌骨侵犯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5个常用数据库进行电子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8月5日;并对纳入研究参考文献进行手检。研究质量由两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
2017,35(4):413-413-418 王晓念, 罗奋娟, 乔翔鹤, 杨文宾, 林洁, 李春洁 -
慢性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慢性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7月,限中、英文,由两位研究者按...
2017,35(4):419-419-426 杨镰徽, 连梅菲, 胡钟月, 冯云枝 -
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消退机制及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牙周炎是一种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炎的组织破坏是由宿主对感染的...
2017,35(4):427-427-432 白林, 辛月娇, 段丁瑜, 徐屹 -
老年萎缩性无牙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现状
老年萎缩性无牙下颌骨骨折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与一般成人有较大差别,在治疗上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本文对老年萎缩性无牙牙合下颌骨骨折的特点、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综述。
2017,35(4):433-433-436 李明喆, 徐晓峰, 徐兵 -
孕期健康和环境暴露对牙发育的影响
牙发育是复杂信号网络调控的牙源性上皮和神经嵴来源牙源性间充质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此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母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载体,孕期母体健康和环境暴露对胎儿和儿童牙发育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根据不...
2017,35(4):437-437-441 万冕, 周学东, 郑黎薇 -
双种植体-杆卡固位覆盖义齿修复下颌无牙颌的临床应用
颏孔间双种植体固位的杆卡固定覆盖义齿能够为无牙颌患者提供良好的固位与稳定,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客观条件合理应用。本文依据杆卡附着体特点及修复空间的要求,探讨并归纳颏孔间双种植体-杆卡固定覆盖义齿修复的诊疗步骤,并附以病...
2017,35(4):442-442-447 刀力, 肖雪, 王晓东, 赵克 -
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上颌侧切牙畸形舌侧沟1例
本病例为上颌侧切牙畸形舌侧沟致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病例,唇腭根面的凹陷、腭侧窄而深牙周袋、根管系统的峡部、破坏严重的唇腭骨板和迁延不愈的瘘道等,给控制根管内外感染保留该牙提出了严重挑战。本病例采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意向性牙...
2017,35(4):448-448-452 谭学莲, 张岚, 黄定明 -
活髓保存治疗之惑及解决之道
牙髓组织具有形成牙本质、提供营养、传导痛觉和对外界刺激产生保护性反应的功能。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性质是决定牙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评估的组织学基础。当牙髓病变可逆或局限时,应消除感染,保存活髓,维护牙髓的功能。长久以...
2017,35(3):227-227-231 黄定明, 陆倩, 廖茜, 叶玲, 周学东 -
根管充填的难点和误区
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对根管系统进行严密的三维封闭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及根管充填材料方法的局限性影响根管系统严密的封闭,为尽可能地做到严密封闭根管系统,完善根管充填质量进而提高根管治...
2017,35(3):232-232-238 张琛 -
变异链球菌低pH感应系统的构建
目的 构建变异链球菌低pH感应系统,原位可视地检测其所处环境的pH。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得到唾液链球菌57.I的ureⅠ基因启动子片段(pureⅠ)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编码基因gfp,经过酶切后将两个基因片段...
2017,35(3):239-239-244 康迪, 李雨庆, 周学东 -
低氧对人牙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氧对人牙囊细胞(hDF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组织块酶消化法从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hDFCs;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多向诱导实验检测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模拟体外低氧微环境,将细胞分为常氧组(20%O2)和低...
2017,35(3):245-245-252 梁熙, 陈国庆, 田卫东 -
实验性前导斜度改变的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颞下颌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 建立稳定的前导斜度改变的大鼠模型,探索其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滑膜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C)、前导缺失组(T1)、前导斜度增大15°组(T2)、前导斜度增大30°组(T3)。在大鼠上前牙粘...
2017,35(3):253-253-257 李雨轩, 翟桐, 谭文宏, 白乐康, 肖敏 -
偏侧咀嚼致大鼠咬肌肌纤维代谢特征改变及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节机制
目的 探讨偏侧咀嚼对大鼠咬肌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肌纤维代谢特征变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拔除大鼠右上颌磨牙建立偏侧咀嚼大鼠模型,实验组分为2、4、6、8周组,设同期对照组。应用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
2017,35(3):258-258-263 石安迪, 曾林,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