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牙周炎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牙周炎中的作用。 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牙周炎数据集GSE10334和GSE16134,GeneCards数据库下载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集。通过R语言“limma”包筛选牙周炎中差异表达的脂肪酸代...
2024,42(6):735-735-747 陈宇翔, 赵安娜, 杨浩然, 杨霞, 程婷婷, 饶先琦, 李自良 -
鼻翼基底对称性骨修复对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鼻翼基底对称性骨修复联合鼻唇畸形整复术与仅行鼻唇畸形整复术对单侧唇裂伴牙槽突裂患者鼻畸形的改善效果。 方法 研究共纳入50例单侧唇裂伴牙槽突裂患者,其中20例仅行鼻唇畸形整复术(不植骨组),30例行骨修复联合鼻唇畸形...
2024,42(6):748-748-754 菅嘉琪, 景兵帅, 杨超, 石冰, 李承浩 -
咽后壁瓣咽成形术后通气障碍断蒂治疗的效果评价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断蒂是治疗咽后壁瓣咽成形术后通气障碍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的讨论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断蒂治疗改善咽成形术后通气障碍和低鼻音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本单位咽后壁...
2024,42(6):755-755-763 李亚楠, 石冰, 李精韬 -
单纯锥度固位种植体在后牙区慢性根尖感染患牙即刻种植的5年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纯锥度固位种植体在后牙区慢性根尖感染患牙行即刻种植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慢性根尖感染后牙即刻种植患者36例,共植入单纯锥度固位种植体41枚。冠修复完成后,追踪观察5年,评估并记录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状况,对...
2024,42(6):764-764-772 张旭, 魏士博, 于飞, 吴昊, 曹良伟, 曹宁, 魏洪武, 郭水根 -
第一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对第二乳磨牙近中邻面龋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第一乳磨牙远中邻面龋金属预成冠修复对第二乳磨牙近中邻面龋树脂充填修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80名4~8岁患者,共计120颗牙。120颗牙随机分为2组:A组(68颗)为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两颗牙均直接树脂充...
2024,42(6):773-773-777 汪春仙, 张瑜 -
口腔癌患者术后低钾血症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目的 探究影响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术后低钾血症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的366例口腔癌手术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
2024,42(6):778-778-786 王光满, 毕小琴, 汤晓雪 -
口腔颌面部混合现实动态追踪技术数字化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体外模型混合现实动态追踪技术基础研究。 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术前增强CT数据,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在体外模型上对病变动态追踪,然后对比不同配准方式的效率。...
2024,42(6):787-787-794 赵双元, 李成焱, 张壮 -
基于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算法在股前外穿支血管定位中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构建混合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系统,评估其在股前外穿支皮瓣手术中定位血管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选取20例行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在下肢黏贴定位装置后行CT血管造影(CTA)扫描,将所得二维数据制成...
2024,42(6):795-795-803 刘一秀, 汤喜, 吴剑, 周莲, 吴双江, 瞿杨, 吴小月 -
口内扫描配准种植机器人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口内扫描与锥形束CT(CBCT)术前配准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机器人辅助种植的牙列缺损病例资料40例,手术前将佩戴定位标志物的口内扫描数据与CBCT数据分别与初始CBC...
2024,42(6):804-804-809 靳能皓, 乔波, 朱亮, 孟凡皓, 林权泉, 李粮博, 邢乐君, 赵睿, 张海钟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AI)在中文语境下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36个涵盖口腔医学各专业的问题,包括病历撰写、专业知识解答、文章翻译润色等多个...
2024,42(6):810-810-815 叶元龙, 曾维, 陈金龙, 刘磊 -
数字化辅助下双窗法微创摘除伴高位埋伏尖牙的牙瘤1例
牙瘤是一种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常导致恒牙迟萌或阻生。本文报道了1例与唇侧骨板密贴的牙瘤摘除及其伴随的鼻旁、上颌窦旁高位埋伏的尖牙拔除病例。利用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患者部分上颌骨、牙瘤、相关牙齿等毗邻解剖结构,精准...
2024,42(6):816-816-821 周静, 王露凝, 于健, 王昭领, 陈虹瑜 -
舌GLI1基因改变的间叶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GLI1基因改变的间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为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新增的肿瘤类型。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左舌部的GLI1基因改变的间叶性肿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
2024,42(6):822-822-827 解娜, 黄幼生, 吴文婷, 翁阳 -
正颌术中恶性高热1例
恶性高热是全身麻醉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高热反应,危害严重且术前诊断困难。在大多数病例报告中,恶性高热最终通过高热发生后进行的基因检测得以确诊。目前,丹曲林是治疗恶性高热唯一的特效药,可以改善病例的预后。本...
2024,42(6):828-828-831 李越, 林洁, 罗薇, 罗楷, 罗林 -
人工颞下颌关节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策略思考与展望
颞下颌关节在人体口颌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损伤破坏可造成口颌功能障碍与继发颌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是关节严重破坏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并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人工颞下颌关节...
2024,42(5):551-551-557 毕瑞野, 祝颂松 -
正中关系的临床决策
正中关系(CR)最初应用于无牙颌的全口义齿修复,后来逐渐应用于有牙颌的临床诊疗。关于CR在有牙颌中的应用,一方面对其合理性有不少质疑,如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CR是否应作为诊疗核心?咬合重建修复治疗中,CR是否应作为建颌...
2024,42(5):558-558-565 于海洋, 颜哲彬, 解晨阳, 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