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HIF- 1α在60例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水平与颊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
2007,25(01):5- 韩波;李龙江;代炜 -
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
目的研究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在人工唾液中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AES)检测普通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对照组)、打磨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打磨组)、喷砂镀金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镀金组)及...
2007,25(01):8- 王姝;陈新民;潘璐 -
人成釉细胞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
2007,25(01):12- 张磊涛;黄洪章;曾东林;张彬 -
3种桩核成形方法对全瓷桩核中桩-核间固位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在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粘接瓷核及堆塑复合树脂核3种桩核桩- 核间的固位力。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制备全瓷桩试件15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5件。...
2007,25(01):15- 吕杰;万乾炳;廖运茂 -
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新的肌上皮细胞标记物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选取14个人颌下腺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用SP法进行调宁蛋白和P6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调宁蛋白在所有腺泡、闰管的外围表达,呈线形或点...
2007,25(01):19- 卢玉鹤;高岩 -
DNA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
2007,25(01):22- 阎炳智;王洁;张波;董福生;侯琳;王旭 -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作为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作用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 PA66)对龋性牙本质中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干酪乳杆菌的标准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比较nHA- PA66固化膜片、nHA- PA66糊剂、nHA- PA66碘仿糊剂、羟磷灰石...
2007,25(01):26- 苏勤;叶玲;周学东;肖晓蓉;朱硃 -
力学刺激对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E-cad/cat复合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周期性双轴力学应变对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低转移细胞株ACC- 2中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以及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分别选取频率为每分钟3次的1 000、4 000 μ应变对ACC...
2007,25(01):29- 何海波;唐休发;李龙江;李良;华成舸 -
一氟磷酸谷酰胺及αD3对去势大鼠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氟磷酸谷酰胺及αD3对去势大鼠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SD雌性大鼠39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不处理组(OVX组),去卵巢单用一氟磷酸谷酰胺组(MFP组),去卵巢一氟磷酸谷酰胺与αD3联合用药组(M...
2007,25(01):33- 周雄文;翦新春;任力锋;刘迎春 -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的检出和药敏性观察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2007,25(01):37- 陈方淳;林梅 -
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
目的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1例牙周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CP组选取磨牙区牙周袋最深的2个患牙的探诊深度最深点作为患牙的取样位点,同时选取磨...
2007,25(01):42- 孟姝;吴亚菲;杨禾;赵蕾;欧阳玉玲 -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T.forsythensis)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T.forsythensis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集10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216个病变位点和108个健康位点的龈下菌斑,共...
2007,25(01):46- 杨禾;吴亚菲;赵蕾;孟姝 -
综合征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和认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的差异和特点,揭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腭裂与颌面部其他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符合特定条件的混合牙列期男性腭裂患者57例,其中Treacher Collins综...
2007,25(01):50- 鲁大为;石冰;王衡健;郑广宁;王虎;郑谦 -
腭裂畸形程度对腭裂语音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腭裂畸形程度与腭裂语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102例行腭帆提肌重建术的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完全性腭裂56例(CCP组),不完全性腭裂46例(ICCP组)。在语音频谱仪上测定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发[i]音时共振峰F1、...
2007,25(01):55- 李蓓;石冰;郑谦;蒙田;尹恒;鲁勇 -
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
2007,25(01):58- 景捷;赵洪伟;孙钢;夏辉;李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