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孕酮新药RU-486的合成
抗孕酮新药RU-486(Mifepristoue)1981年首先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合成。其临床研究报导,在妊娠41天以内,单次口服本品600mg,完全流产率接近85%,若与前列
1988,(04):-223-224 曾庆橗,王宇辉,吴德光,卓冰,蒋左挥 -
相转移催化合成原甲酸三乙酯
原甲酸三乙酯(简称原酯)为抗疟药氯喹和广谱抗菌药吡啶酮类合成的重要原料。特别是随着吡啶酮类第三代药诺氟沙星的问世,更受重视,需求量日益增大。为此,作者以氯仿、乙醇、氢氧化钠(克分子比1.3∶1.0∶3.0)
1988,(04):-225 刘睿斌,湛虹,周莉莉 -
薄层扫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及盐酸氯喘的含量
本文报告用TLCS法及HPLC法测定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Dec)及盐酸氯喘(Clo)的含量。在硅胶G-CMC-Na薄板上点样,用氯仿:甲醇:氨水25%(85:14:1)展开,反射法作直线扫描,Dec及Clo的浓度分別为3.125~18.75μg及1.2...
1987,(01):-5-9 楼幼武,陈鼎雄,徐丽美,许淑华,林清江,李永波,黄敏 -
巯甲丙脯酸的临床应用进展
巯甲丙脯酸(CAP)为近年人工合成的一种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型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且有多种新用途。现将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一、作用机理1.CAP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
1988,(04):-226-228 罗清泉,罗雪琚 -
苯妥英体内代谢非线性动力学观察与分析
对50名癫痫患者进行了苯妥英(DPH)血清浓度监测,有117人次(57.9%)稳态浓度(C_(SS)~(min)在7—20μg/ml范围内,其中按4—8 mg/kg/day给药有97次,占82.9%。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表明,DPH的最大消除率(Vm)为3.9—17.4mg/...
1987,(01):-10-15 肖玉堃,谢玉琼,吴正中,闵然星,张一萍 -
心律平的药理与临床进展
心律平(Propafenone,又称普罗帕酮)由西德Helopharm公司于1977年首先合成,是一个兼具局麻作用,静注、口服皆有效的新型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其化学结构及主要特性与利多卡因相似,但抗心律失常作用更强,且有轻
1988,(04):-229-232 黑永疆,张尊仪 -
哌仑西平的药理作用
本文报告了哌仑西平和阿托品的药理实验结果。1.哌仑西平和阿托品对大鼠的幽门结扎、冷水应激和利血平诱导的胃溃疡均有预防作用。2.两化合物在大鼠胃肠蠕动实验中有重要差别。哌仑西平的抑制作用弱于阿托品。3.关...
1987,(01):-16-21 王国村,蔡承,邹艳冶 -
不同方法制备的柴胡根与茎叶提取物对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初步探讨
用五种不同方法制备柴胡根与茎叶提取物,所得总皂甙和总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所得提取物均对人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义对这种抑制作用的意义及机理作了讨论。
1988,(04):-233-236 张泽林,张德平 -
萘普生的1-threo-1-对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拆分研究
作者用生产氯霉素的中间体—左旋氨基醇拆分d1-2-(6-甲氧基-2-萘基丙酸,首次成功地得到(+)-s-2-(6-甲氧基-2-萘基)丙酸即萘普生(Naproxen)。并研讨了温度、拆分剂用量等因素对拆分的影响。
1987,(01):-21-23 谭紫电,钟裕国,谷钰 -
复方18-甲基炔诺酮微囊片的工艺研究
本文拟通过微型包囊技术,减少剂量,使复方18-甲基炔诺酮长效避孕片降低其类早孕的副作用而又具有同样的避孕效果。
1988,(04):-237-238 陆彬,李铜铃 -
15种川产五加属药用植物根的形态和组织比较
作者对15种川产五加属药用植物的根进行了形态和组织比较研究,描述其鉴定特征,列表进行组织特征比较。
1987,(01):-24-31 方忻平,谢成科 -
一种解决V.C片变色问题的合理工艺
V.C片在贮存期间发生变色和含量下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性质量问题,导致变色的因素较为复杂。近年,作者对V.C片的生产过程及变色问题作了一些探索,通过工艺配方的
1988,(04):-239-241 王玲 -
比较药物体外释放参数三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用药物释放仪测定并计算三个批号的双氢氯噻嗪片的释放百分数,然后分别用wei-bull概率纸作图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及最小二乘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求出三个批号的T_(50)、T_d和m等三个参数,经方差分析...
1987,(01):-32-34 方有杰 -
链霉素液变黄后能否使用的研究
链霉素临床上常使用其硫酸盐,其溶液在pH大于10或小于1时易水解,而在pH8时则最稳定。但当室温较高时,配制的溶液几小时后易变成黄色。该液能否再使用,含量、生物效价是否降低,毒性是否增加?却未见诸文报
1988,(04):-242-243 张诗平,顾伟鹰,杨素云 -
川产腺梗豨莶中豨莶甙的分离鉴定
从川产腺梗豨莶全草中分离出的二萜甙经理化鉴定及光谱分析证实为豨莶甙,并在分离纯化方法上有所改进。
1987,(01):-35-37 涂茂浰,张清华,孙桂华,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