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烟灸条质量标准的研究
本文报道了无烟灸条的质量标准。在较多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性状(包括长度和直径等项);鉴别(包括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检查(烟尘量不得高于26mg/M~3、热效应最高温度不得低于70℃,干燥失重不得过10%);规格(每支...
1987,(02):-78-81 李令嫒,刘小军 -
低分子猪胸腺素的研究 Ⅰ 制备、鉴定及与小牛胸腺素的特性比较
本文报导了以猪胸腺为原料制备低分子猪胸腺素的简便方法。产品经鉴定分子量小于10,000,且活性高、安全、可用于临床。与小牛胸腺素比较,其主要特性基本相同。
1987,(02):-82-84 杨继虞,肖崇俊,方芳,彭先凤,朱雪芬,曾蓉,易小辉,祝小元 -
竹节参总皂甙的镇痛、镇静、抗惊及解痉作用和毒性试验
本文对川产竹节参的根茎中提出的竹节参总皂甙进行了药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竹节参总皂甙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一定的抗惊和抑制兔肠肌正常收缩作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均较小。
1987,(02):-85-89 陈淑清,余立江,江帆,蔡平,肖倬殷 -
小檗碱衍生物的红外、紫外及核磁共振光谱
本文通过对九个合成小檗碱衍生物的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其中有六个化合物尚未见诸文献报导。
1987,(02):-90-94 郑保忠,何菱,胥佩菱 -
抗病毒—免疫调节剂异丙肌苷的合成
异丙肌苷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本文报道其一种简便的合成方法。
1987,(02):-95-96 唐维高,邓元伟,彭崇莹 -
中国药学年鉴编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本次会议于1987年4月15日至20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顾问,主编、副主编、栏目责任编委和有关人员共21人。听取了编辑部1986年度工作汇报,审定了1986年卷稿件,总结和交流了各栏目编纂工作情况...
1987,(02):-96 早晨 -
西南四省区第一次药剂学术会议召开
本次会议于1987年5月11日至16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代表共123人,西藏因特殊原因未出席。大会共收到论文119篇,包括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临床用药等内容。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均显示了西南药...
1987,(02):-96 陆彬 -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改善了几种片剂的物理性状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是一新型多功能的药用辅料,既可做片剂的粘合剂,又可做片剂的崩解剂,为中性的对人体无害的纤维素衍生物。不仅与药剂本身不起任何化学反应,不影响疗效,而且还可以促进药物成份向血液中...
1987,(02):-97-98 王玲,尹葆康 -
氧瓶燃烧-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药物中微量铁
测定有机药物中微量铁,常用高温灼烧处理。本文以糊精和硬脂酸镁为对象,采用未见报道的电热点火,流通供氧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质,并以磺基水杨酸比色法进行供试品中铁测定。该法与常法比较,经t检验表明,两法所得结...
1987,(02):-99-100 赵远,易方,肖义菊 -
三苯氯甲烷的制备
三苯氯甲烷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类保护剂,特别在头孢菌素的半合成领域中,三苯氯甲烷的应用就更加重要和普遍了。文献记载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用四氯化碳和苯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制得粗品,再经乙酰氯...
1987,(02):-100 程国维,尤庆祥 -
甾体类静脉麻醉药研究进展
一、前言早在1941年,Selye已注意到某些甾体激素能产生麻醉作用,但动物试验后发现药效差,溶解度小和副作用多等问题,而未被临床采用,到1954年Lanbach等人把羟孕酮琥珀酸酯钠(hydroxydione sodium succinate)首次用...
1987,(02):-101-104 何菡萏 -
肝素研究进展
肝素为各国药典规定作为抗凝血药。目前其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更广。它将成为更重要的粘多糖类生化药物。一、肝素的结构与功能肝素是一族化合物的总称。该族成为具有不同糖醛酚、硫酸基含量以及不同结构、构型和分...
1987,(02):-105-107 张天民,郭学平,贺艳丽,沈渤江 -
抗肿瘤药复方三生注射液的研究
复方三生注射液是由生附片等六味中药组成的静注用灭菌水溶液。本文综合报道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分析,抗肺癌作用的药理及临床等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表明,本品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的中药复方注射剂。
1988,(04):-189-193 廖工铁,侯世祥,洪元康,廖能格,白绍槐 -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新评价
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东方链丝菌(streptomyces orintalis)的发酵产物,是唯一用于临床的糖肽类抗生素。抗菌谱为抗革兰氏阳性菌;对所有葡萄球菌具有强大杀伤力,且不产生耐药性;全部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及绝大...
1987,(02):-108-110 李运安 -
双炔失碳酯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生育活性研究
为寻求更有效的避孕药,合成了九个双炔失碳酯(Ⅰ)的类似物。其中七个类似物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给出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红外光谱及质谱数据,并讨论了合成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化合物对小白鼠的抗早孕和抗...
1988,(04):-194-197 李森,金初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