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对辩证法的核心的说明和发挥
列宁主义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之一,就是明确地提出和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需要,列宁在瑞士伯尔尼集中...
1979,(04):-7-13 王仲士 -
有关企业基金留成的几个问题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急待解...
1979,(04):-14-17 裴政辉 -
试论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规律
一、物质利益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物质资科的生产。这就是说,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因此有人认为,物质利益规律应该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般...
1979,(04):-18-21 陈力 -
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的几点看法
长期以来,斯大林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的论述,似乎已成定论,无可非议。然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斯大林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的某些论述,看来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1979,(04):-22-24 杨克强 -
李秀成在江浙地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投降主义吗?
前些时期,一些同志把太平关国后期领袖忠王李秀成定成“叛徒”之后,对他进行了全盘否定,说早在他还是太平天国军事统帅时就是一个投降主义者。其主要根据之一就是说李秀成在江浙一带实施的“允许地主收租”的土地...
1979,(04):-25-29 凌耀伦 ,裴倜 -
试论葛洪对古代化学和医学的贡献
葛洪字稚川,江苏句容人,约生于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三四三年左右。他一生为人性钝口讷,言语率直,人们都称他为抱扑之士,所以他也就自号抱扑子。世称小葛仙翁。 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吴国的大鸿胪(官职名),父亲葛悌...
1979,(04):-30-40 高兴华 ,马文熙 -
吮精去粕 破卷取神——学习郭老《读随园诗话札记》
《读随园诗话札记》是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同志的一本文艺理论专著。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说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文章是以袁子才做“靶子”而写成,但实际上融进...
1979,(04):-40-45 张志烈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就对《李白与杜甫》的批评同萧涤非等同志商榷
萧涤非同志在《文史哲》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关于〈李白与杜甫〉》一文;此文前后,其他学术刊物上也发表了几篇批评郭沫若同志所著《李白与杜甫》(以下简称郭著)的文章。萧涤非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萧文)对...
1979,(04):-46-53 李保均 -
苏轼政治思想管见
长期以来,不少文学史和研究苏轼的文章,都认为苏轼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从进步到保守再到进步的转变,其根据是:苏轼在宋仁宗时积极主张改革,但到神宗时,却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神宗死后,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积极“...
1979,(04):-54-62 邱俊鹏 -
论《十五贯》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被人物的性格、意志和人物间的特定关系所决定,又表现人物性格与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又通过情节表现出来。 戏剧的主题,不能借角色的嘴去宣讲,而要通过生...
1979,(04):-63-70+53 王世德 -
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与世界现代史分期
问题的提出 早在五十年代,在起点几乎等于零的“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我国史学界就给自己规定了建立新的世界史体系的目标,并且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批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特别是批判“西欧中心...
1979,(04):-71-78 伍宗华 -
顺泸起义
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发动了两次成功的武装起义。一次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由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同志领导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一次是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一日,由杨闇公、朱德、...
1979,(04):-79-89 匡珊吉 -
邹忌讽齐王纳谏史实考辨
剡川姚宏本《战国策·齐一》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章》,载齐国名臣邹忌问他的妻妾和来客,他和齐国的美男子城北徐公究竟谁长得更美?这些人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邹忌胜过徐公。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当面和他相较,自觉不...
1979,(04):-90-91+89 缪文远 -
西周史论述(下)
七、蒲始迁徙 周公东征,经过历时三年的长期战斗,给商的残余势力以歼灭性的打击,击溃了商的三百六十夫,分封了许多诸侯,迫使商族进行大规模的迁徙。迁徙的方向,南北都有。南迁的进入南中,成为畲族、瑶族,详见我写...
1979,(04):-92-100 徐中舒 -
都江堰的变迁
都江堰的历史与“治水经” 两千二百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创建了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并在洽理水患、筑堤修堰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相当完整而科学的经验,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水...
1979,(04):-101-106 沈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