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勰卒年初探
刘勰的卒年,言人人殊,向无定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刘勰条[一九四页];说他是宋宗室刘道怜之孙,卒于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四二七]。这显然是把两个根本不同时代而只同姓、名、字的的刘勰,混为一人)。现姑就《梁书·...
1978,(04):-61-62 杨明照 -
关于石达开评价的几个问题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导核心中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多年来,在评价石达开的问题上,一直存着较大的、甚至全然相反的分歧意见。有的同志认为:石达开从一八五七年五月以后就已经叛变了革命。有的说:石达开在...
1979,(03):-44-52 隗瀛涛;林寿荣; -
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的早期斗争概述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高举革命的大旗,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尤其是在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指引下,一九二...
1978,(04):-63-66 何守义 -
应当全面地历史地评价改良、让步和改良、让步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历来重视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以及对抗阶级双方的斗争策略问题,对于社会革命、社会进化、改良或让步,对于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所执行的革命政策、改良或让...
1978,(04):-67-76 冉光荣 ,伍宗华 -
典籍和彝铭中的殷纣王名字试释
在本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郭沫若先生再三肯定殷纣王的历史功绩,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古典籍上,关于殷纣王的称字,说法不一;在殷、周铜器铭文中,商人、周人如何称呼殷纣王?甚至铜器铭文上有没有殷纣王的名字?这...
1978,(04):-77-81+62 彭静中 -
索桥和(丬羊)柯江
一桥梁是人类战胜自然和征服自然的重大手段之一,也是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水平的物质成果。根据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古人有的建造石桥;有的建造木桥;有的建造索桥,其中又分竹索桥和铁索桥。《说文解字》说:...
1978,(04):-82-92 唐嘉弘 -
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矛盾问题——兼与梁超伦同志商榷
一九七八年川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上发表了梁超伦同志的《论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及一般规律》一文。作者“根据客观实在和论述的需要”,提出了正质与反质是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并认为:“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哲学...
1978,(04):-93-100 胡诗可 ,高兴华 ,康禹忠 -
郭沫若学生时代年谱(1892-1923)
有水龙飞驰的地方总是有火灾的,朋友,你如看见有多数的水龙在拚命的飞驰,你可以知道燎原的大火是已经逼近!--郭沫若
1978,(04):-101-118 李保均 -
坚持实践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
在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扫除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以后,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顺利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廓清“四人帮”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所造成的混乱和流毒,拨...
1978,(03):-2-8 范景方 -
真理是过程
实践是真理发展过程的基础 “真理是过程”,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时,加了一个批注:“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
1978,(03):-9-13 杨洛 -
普及大寨县
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国农业学寨会议胜利闭幕了。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普及大寨县的号召,并确定要在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次会议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
1975,(04):-1-3 -
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有的人不承认“唯一”,认为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比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认识论的...
1978,(03):-14-18 冉昌光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最近,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并确定在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战斗任务,也...
1975,(04):-12-15 -
“四人帮”假左真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大敌
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唱着极“左”的高调,干着极右的反革命勾当。这种假左真右,在教育战线上表现得很突出,严重破坏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对党的教育事业为害极大。对于林彪、“四人帮”的假左真右的流...
1978,(03):-19-24 岳力 -
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体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搞修正主义的都是投降派。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的拉萨尔,就是一个十足的投降派。在拉萨尔主义影响下炮制出来的《哥达纲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马...
1975,(04):-16-21 任厚奎;刘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