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生产力标准 深化所有制改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应该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并不在于它能提供多少符合经典著作的...
1989,(01):-29-32 彭通湖 -
印度工业结构的变化和问题
印度独立迄今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从生产力结构的变化来看,存在着一种极为矛盾的状况:在国民经济构造的全局上,历届印度政府为发展计划虽已耗资八千多亿卢比(约合一千余亿美元),然而,连印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也...
1980,(01):-40-49 尹协祚 ,张柱敏 -
略论电子计算机的认识论意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电子计算机科学就是当今人类争取自由的强大武器,它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产生了一次伟大的革命飞跃...
1980,(01):-50-54 陈麟书 -
唐甄《潜书》中的军事思想
唐甄(1630—1704年),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唐甄在《潜书》中的军事思想独树一帜,对明清之际频繁的军事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探...
1980,(01):-55-58 李亚宁 -
公有住宅私有化初探
公有住宅私有化是实现住宅商品化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城市住宅制度改革的重大方案,也是引导消费、稳定经济的战略性措施。然而,公有住宅私有化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设计若干配套措施。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藉以抛砖...
1989,(01):-33-37 杨继瑞 -
范缜《神灭论》发表的年代
范棋《神灭论》发表的年代,现有出版的思想通史和中国哲学史的几部著作都认为是在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如侯外庐同志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认为梁武帝天监三年宣布佛教为国教,范缜于天监六年发表其《神灭...
1980,(01):-59 邱明洲 -
股份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一、我国企业改革的出路在于推行股份制 股份制的宏观经济效应——资产所有权的功能分析 作为一种颇有生命力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股份企业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之所以必然是这样,部分...
1989,(01):-38-45 陈炯 -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一点说明
编辑同志: 我在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哲学战线上“三次大斗争”应当重新评价》一文,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对杨献珍同志的原意有所误解。最近有机会阅读了杨献珍同志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材料,...
1980,(01):-60-59 张国祺 -
浅析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价格不断上涨的现象,物价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经济学界及有关人士对通货膨胀的概念、成因和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通货膨胀的概念,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
1989,(01):-46-48 刘小凤 -
资本主义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求发展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全面调整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休制改革首先从东欧开始。目前,我国也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实际上,这些调整或改革...
1989,(01):-49-51 张永安 ,杨逢珉 -
周恩来同志中学时代的文学活动
一九一三年七月,周恩来同志结束了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学习生活,于八月十六日参加了天津南开学校的新生入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四年以后,周恩来同志又以“最优”的成绩(见南开中学《第十次毕业同学录》)...
1980,(01):-61-68 张志烈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南进政策的制定时间和行动标志
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南进政策的具体时间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是在一九三六年八月九日御前会议制定的,《帝国国策基准》就是南进政策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另一种意见认为是...
1981,(02):-89-94 王幼麟 ,李安华 -
《李自成》人物的出场艺术
重视人物出场的艺术描写,是我国古典艺术创作传统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在戏曲艺术中尤为突出。所谓“亮相”,就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见面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表观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人物的出场也十分重视。比...
1980,(01):-69-72 胡德培 -
古代印度贱民的产生
贱民是印度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们一般被称为“不可接触的人”。其处境之困难,所受待遇之残酷,特别是被给与的一些污辱性的限制,是在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印度贱民的人数相当多,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左右,现在八千万...
1981,(02):-95-98 赵卫邦 -
李白三首诗的系年及真伪考辨
一、《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系年考辨 《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一诗,就其艺术价值来说在李诗中并不是太重要的作品,但对于了解诗人的一段行踪却是很重要的资料。 詹鍈...
1980,(01):-73-75 黄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