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错轴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分析
为了消除环面蜗杆传动的齿侧间隙,提高其传动的精度和效率,分析了传统消隙蜗轮副的不足,在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交错轴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采取双排滚子错位布置,且滚子轴线与蜗轮径向偏转一定角...
2012,44(4):221-225 柳在鑫(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华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王进戈(西华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均富(西华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向中凡(西华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既有建筑物工作性状受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研究
针对盾构隧道近接既有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工况,通过构建考虑隧道-土体-建筑物共同作用的3维有限元模型,对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楼面扭曲变形及框架柱轴力进行了系统的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导致位于建...
2013,45(4):69-75 朱逢斌(东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苏州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缪林昌(东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王非(东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
基于改进合同网协议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启发式产能平衡优化
针对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计划分配的交互性问题,运用分布式多Agent技术,对生产分配过程进行模块化封装。在传统合同网协议基础上进行改进,嵌入“产能注册矩阵”的模式构建了多Agent协商策略模型,提出了智能体间...
2012,44(4):226-230 倪妍婷(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姚进(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文杰(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敬敏(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4·20”芦山Ms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特征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大地震同时诱发大量滑坡、崩塌等同震次生山地灾害。据现场应急调查,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主要以中小规模崩塌灾害为主,根据灾害发生的地层岩性,分别归纳了砾岩...
2013,45(4):76-83 杨宗佶(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多层过盈联接的设计方法
为提高多层过盈联接件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基于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锁紧盘为研究对象,按照由里往外的次序采用厚壁圆筒理论与Lame方程对主轴与轴套接触面进行计算,采用轴套校核方法对轴套与内环接触面进行...
2013,45(4):84-89 王建梅(太原科技大学 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康建峰(太原科技大学 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陶德峰(太原科技大学 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讯杰(太原科技大学 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唐亮(太原科技大学 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基于模态柔度的机床结合部动态刚度正交优化方法
针对合理分配机床结合部动态刚度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柔度理论的机床结合部动态刚度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床各阶模态柔度比判定对机床动态特性影响显著的薄弱模态,建立以几个薄弱模态的最小模态柔度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
2013,45(4):90-96 孙明楠(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殷国富(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胡腾(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电位矩阵法的金属管道腐蚀剩余厚度监测研究
针对目前电位矩阵法在坑蚀的情况下求解剩余厚度的精度仅为壁厚的±(10%~15%),并且要用经验系数修正的问题,在分析了监测区域在腐蚀前后的电流场的改变是产生坑蚀精度误差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电阻网络的数学模型来...
2013,45(4):97-102 万正军(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芳吉(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罗航(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宋康(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廖俊必(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X型与Y型宽尾墩流道内水流特性研究
宽尾墩改变了流道内水力参数分布,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定量分析了沿程水位与流速的变化。结果表明,X型宽尾墩边墙水面壅高程度在闸室段前75%范围内,约从0增大至0.2,后25%区域内增幅较大。Y型壅高程度略高于X型,两者的...
2012,44(3):1-6 王波(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伍平(西华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陈云良(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周境有关的使用控制研究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多种访问控制模型进行比较,并重点剖析了称为下一代访问控制模型的UCON(usage control,使用控制),指出其在抓住态势、反映动态性等方面的不足,用周境(context)代替一般化的系统和环境,...
2013,45(4):103-110 罗霄峰(四川大学 数学学院;四川大学 锦江学院);李琳(四川大学 计算机学院);罗万伯(四川大学 计算机学院) -
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为考察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氮磷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改良混合式平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将湿地植物按夏冬季节类型进行混搭栽培,基质按粒径和孔隙率不同进行有层次配置。结果显示,试验第1阶段,进水为成...
2012,44(3):7-12 余江(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陈文清(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刘建泉(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税永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王昊(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杜烨(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
具有强安全性不含双线性对的基于证书盲签名
基于证书密码体制是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的最新演进,但现有基于证书签名方案大都采用双线性对构造,计算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离散对数难题,提出1种不含双线性映射的基于证书盲签名方案。方案以有限域上模幂运算为主构造,...
2013,45(4):111-116 周萍(西南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何大可(西南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文芳(西南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结构变化对鱼道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除了鱼池长宽比、隔板墩头和隔板结构的改变会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影响之外,底孔和坡度等对流速和流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研究底孔和坡度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
2012,44(3):13-18 毛熹(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脱友才(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安瑞冬(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嘉(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易文敏(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P2P直播系统中节点启动过程优化
针对现有P2P直播系统在动态环境下存在的较大启动时延等性能问题,建立节点的启动过程模型,分析影响节点的启动过程性能的关键因素,并从数据调度的角度提出了1种节点状态自适应的启动策略。该策略对节点的启动过程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2013,45(4):117-123 李晓林(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劲林(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尤佳莉(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溢流堰表孔弧形闸门开启过程水力特性3维数值模拟
基于动网格技术和VOF方法对某工程宽尾墩泄洪表孔弧形闸门开启过程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研究。为获得详细的水力特性,采用3种不同的开启速度。获得了闸门区、宽尾墩及消力池的压力、速度等水力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易发生空化空蚀的时刻...
2012,44(3):19-25 邱春(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刁明军(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兰兰(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用户协作模式下自适应情境的LBS隐私保护方法
针对当前LBS (located-based service)应用中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难以实现隐私保护度与服务质量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协作的自适应情境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移动用户消费LBS服务时,需从服务提供商处实时下载“粗糙化”的路网...
2013,45(4):124-130 毛典辉(北京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蔡强(北京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海生(北京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曹健(北京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