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航发叶片3D采样方法研究
航发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对叶片加工精度的评价通常采用3D轮廓测量方式实现。由于作为典型自由曲面代表的叶片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的空间扭曲度,不仅导致其加工困难,也加...
2018,50(4):260-265 黄智(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李凯(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李超(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王洪艳(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宋瑞(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
山区河流水灾害问题及应对
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尤为重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教育”已深入人心,中国人的灾害意识和防灾技术水平均得到了较大幅度...
2018,50(3):1-14 谢和平(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许唯临(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刘超(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杨兴国(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谢红强(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聂锐华(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周家文(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安瑞冬(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田忠(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肖明砾(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树木年代学在山地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山地自然灾害频发但灾害发生历史研究少。识别过去发生的滑坡、泥石流、落石、山洪等山地灾害发生的时间,确定灾害的大小及影响范围,对于研究区域山地灾害发生频率,预测未来灾害发生风险,制订科学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十分重要...
2018,50(3):24-32 唐亚(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谢嘉穗(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李蓬勃(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黄成敏(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杨金燕(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第宝锋(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刘本洪(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梯级水库群漫坝风险分析
为克服现有大坝风险分析方法多针对单库大坝、且不能有效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局限,本文选取能有效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贝叶斯网络理论对梯级水库群展开大坝失效风险研究。基于统计资料,结合专家经验调查法...
2018,50(3):46-53 林鹏智(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陈宇(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陡倾顺层斜坡动力失稳机理分析
针对汶川地震中边坡的破坏形式与坡体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以“5·12”汶川地震中安县高川乡大竹坪滑坡和干磨房滑坡失稳工点为原型,在充分分析滑坡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动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采用3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失稳...
2018,50(3):54-63 巨能攀(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李龙起(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
基于加加速度的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技术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模拟和抗震性能观测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当伺服阀90°相移频率与系统油柱共振频率比较接近时,伺服阀特性对振动台系统特性有较大影响,严重影...
2018,50(3):64-72 李小军(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李芳芳(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纪金豹(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王巨科(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 -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拟静力试验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框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轻微残余变形小,在地震后不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因此,该结构是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震频发地区中低层框架的低...
2018,50(3):73-81 吕西林(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姜淳(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卢煦(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
用于火电厂减震的变质量MTMD基于可靠度的优化
提出了一种针对变质量的非传统多调谐阻尼器(MTMD)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其中主结构部分考虑多阶模态,MTMD则考虑为集中质量。地震动激励采用金井清模型,利用状态空间法提高计算效率。地震危险性则依据地震动衰减关系和Guten...
2018,50(3):82-90 戴靠山(四川大学 土木工程系, 四川 成都 610065;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李伯维(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李卉颖(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王健泽(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李昂(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刘恺(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TESFAMARIAM Solomon(School of Eng., 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V1V1V7) -
Sand Liquefaction Phenomena During the Seismic Crisis of May 2012 in Emilia, ...
In May 2012, the Emilia region of the Po Valley was struck by a seismic crisis with two major events of magnitude Mw 6.1 and Mw 5.9. The first event induced widespread sand blows formed along buried channels and old...
2018,50(3):91-94 LUGLI Stefano(Department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Geology, 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 Modena 441121, Italy);FONTANA Daniela(Department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Geology, 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 Modena 441121, Italy);MARCHETTI Dori simona(Department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Geology, 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 Modena 441121, Italy);FIORONI Chiara(Department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Geology, 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 Modena 441121, Italy);BERTOLINI Giovanni(Technical Service in the Basins of Tributaries of Po, Emilia Romagna Region 42100, Italy) -
滑坡-堰塞湖应急处理与引流泄水优化技术
堰塞湖的应急处理应按照“科学、安全、主动、快速”的原则,结合具体地形地质环境条件制定一套操作可行且快速有效的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最大可能地降低或排出堰塞湖内拦蓄的大量湖水,控制堰塞湖的潜在威胁。综合考虑堰塞湖的坝高、...
2018,50(3):95-104 杨兴国(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李海波(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廖海梅(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徐昊(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徐富刚(南昌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周家文(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研究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
2018,50(3):105-111 聂锐华(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王小凡(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刘发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1);王强(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范念念(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刘兴年(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下某风电塔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为研究风电塔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下的响应规律,针对某风电塔设计缩尺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对模型塔筒进行精细设计,实现结构自振特性与原型结构相似,同时对试验模型配置叶片和无级变速电机实现运转工况模拟。根据抗震设计规...
2018,50(3):125-133 戴靠山(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四川大学 土木工程系, 四川 成都 610065);毛振西(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赵志(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王英(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孟家瑶(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赵晨希(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
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简化计算方法
提出一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支座,该支座采用工程塑料板代替传统橡胶隔震支座中的钢板制成,传统隔震支座的理论公式不再适用,必须通过柔性加劲层隔震支座理论求解,其解析表达式运算复杂,不便于工程应用。作...
2018,50(3):134-141 谭平(广州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05;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405);刘晗(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405;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张亚飞(广州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05;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405);周福霖(广州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05;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405;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
基于非弹性位移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等效线弹性系统位移的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不足,特别针对设计标准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等效阻尼比公式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的设计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非弹性位移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
2018,50(3):142-148 吕洋(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熊峰(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葛琪(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汶川县震后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对震后潜在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是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技术基础,也是目前泥石流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汶川县为典型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和遥感调查,遴选出震后泥石流频次、流量和地貌信息熵3个关键...
2018,50(3):158-168 韩用顺(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王晶(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吴淼(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李乐林(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张东水(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张金平(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