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荡型河道阻力沿河宽分布的研究
阻力沿河宽分布的变化是造成游荡型河道主流频繁摆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掌握其变化规律是研究游荡型河流演变规律的关键。通过对游荡型河道成因及河道演变特性进行分析,结合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1954~1958年的水沙资料,考虑暴涨暴落的...
2007,39(1):38-43 要威(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李义天(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
层状岩质边坡临界高度极限分析上限解
为了确定层状岩体边坡稳定的临界高度,把层状岩体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采用抗剪强度随所求方向与层面之间的夹角线性变化的关系,导出了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计算层状岩体边坡临界高度的方法。应用本方法对文中边坡进行了计算分析...
2007,39(1):44-47 李新坡(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何思明(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徐骏(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
加密高斯点单元传导矩阵调整法在有自由面渗流
分析中的应用
加密高斯点单元传导矩阵调整法通过加密复合单元内高斯积分点的数目,不仅提高了复合单元的传导矩阵值计算精度,而且还基本上克服了无压渗流场迭代计算过程中自由面的震荡现象。根据该法编制了有限元程序MESeep,并采用该程序进行了...
2007,39(1):48-52 舒仲英(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邓建霞(中国水电顾问集团 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李龙国(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系统配置研究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是集合了传统水能与风、光新能源各自优势的一种新的多能互补开发方式。针对西藏阿里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了这种开发方式的能量、水量平衡和抽水系统容量的计算模型,按成本电价和单位千瓦投资最低建立...
2007,39(1):53-57 陈新(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赵文谦(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万久春(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四川 成都 610015) -
河道水流三维流速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为了寻求一种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河段水流的流场特性,采用VOF紊流数学模型对大渡河安顺场堤防工程兴建河段建堤前后的水流流速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计算了该河段堤防兴建前后流速场内流速大小、方向、水位等的变化情...
2007,39(1):58-62 张光碧(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邓军(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刘超(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确定动态劈裂裂纹起裂和扩展特性的简便方法
利用直径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大理岩巴西圆盘进行了动态劈裂试验。在试样表面加载直径方向粘贴一系列电阻应变片,用来记录试样加载直径上各点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记录的应变历程,可以判断劈裂试样的起裂应变、起...
2007,39(1):63-68 宋小林(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王启智(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谢和平(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应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散体微观结构
针对散体材料复杂的微观作用机制,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重力场内由两种粒径球体组成的微观混合结构,分析了各种类型配位数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单一接触类型的配位数及分量配位数分布与体积组成有关。具体表现为:随着小粒径...
2007,39(1):69-73 黄晚清(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陆阳(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
固定化酶乙醇荧光毛细分析法的研究
提出了固定化酶乙醇荧光毛细分析(IE-EFCA)的新方法和乙醇毛细生物反应器(ECBR)。ECBR用交联剂将乙醇脱氢酶和辅酶I固定于毛细管内壁制成,可重复使用。IE-EFCA法的实验条件:激发波长350 nm、发射波长459 nm、反应时间20 min、反...
2007,39(1):74-77 李永生(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高秀峰(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
振动流化床床层压降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从振动流化床床层压降的物理意义出发,得出了振动流化床床层压降模型。提出振动流化床床层压降-流速曲线上存在第一、第二流化段,相应速度为第一、第二临界流化速度。并在二维振动流化床内,以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为床料进行了实验研...
2007,39(1):78-82 朱学军(四川大学 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吕芹(四川大学 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叶世超(四川大学 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
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 ℃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
2007,39(1):83-87 梅丽(宜宾学院 生物工程系,四川 宜宾 644007);杨平(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郭勇(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THPC与皮胶原作用研究
通过研究四羟甲基氯化鏻(THPC)与皮胶原模拟物(甘氨酸、乙二胺和皮粉)反应,间接证明THPC主要与胶原蛋白的氨基结合,可与氨基以n(P)∶n(N)=1∶2.2形成交联,THPC与羟基和酰胺基均有少量结合,并在pH=8.0时结合量最高。通过31P NMR分...
2007,39(1):88-92 陈慧(四川大学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65);单志华(四川大学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65) -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与乙醇分离
耦合动力学研究
在发酵罐体积为4 L、膜面积为0.08 m2的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酿酒酵母连续发酵生成乙醇和产物原位分离的耦合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耦合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和基质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
2007,39(1):93-97 石尔(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肖泽仪(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黄卫星(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脱硫对活性碳表面结构的影响
研究了气体脱硫对活性碳纤维(ACF)和粒状活性炭(GAC)表面结构影响的规律.。在不同的含SO2体系下分别对ACF和GAC进行了脱硫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SEM)分析、比表面及孔结构参数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研究了活性炭脱硫前...
2007,39(1):98-103 华坚(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刘宁(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尹华强(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
光致变色液晶萘并吡喃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
在相转移催化剂C18H37N(CH3)3Cl的存在下合成了6-十二烷基-2-萘酚;6-十二烷基-2-萘酚分别与3种炔醇进行缩合,得到了3种萘环上有柔性长链的萘并吡喃:8-十二烷基-3,3-二苯基-3H-萘并[2,1-b] 吡喃(NP1)、8-十二烷基-3,3-二(4,4′-甲...
2007,39(1):108-112 胡卫林(四川大学 化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吴江勇(四川大学 化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王明哲(四川大学 化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
微-纳米复合陶瓷超声振动磨削的塑性-脆性
转变特征研究
基于工件超声振动磨削的单磨粒运动模型,建立超声振动磨削单磨粒最大切削厚度agmax公式;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给出硬脆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塑性-脆性转变临界条件,进行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对比试验,应用SEM和AFM分析陶瓷磨削表面微...
2007,39(1):113-117 吴雁(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孙爱国(中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朱训生(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