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2矫治器——基于正常中国人牙齿特征的直丝弓矫治器
Z2矫治器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历经10多年研制开发出的适于中国错患者的直丝弓矫治器,其预置的3个序列弯曲数据源于正常中国人牙齿测量结果,与西方人的数据有许多差异。矫治器包括20颗托槽和8颗磨牙颊面管,并配有3种标准弓形...
2008,26(06):573- 曾祥龙 高雪梅 -
正畸力作用下兔牙周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上颌右侧戴矫治器,作为实验侧;左侧未戴矫治器,作为对照侧。...
2008,26(06):580- 刘奕 郭亚峰 -
种植体螺纹位置对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目的研究集中载荷下,螺纹不同位置设计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种植体表面螺纹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Solidworks 2005 plus自动化软件和Cosmos/works 7.0分析软件比较在垂直和斜向45°载荷下,螺纹分别位于种植体...
2008,26(06):584- 赵静辉 周延民 李春艳 -
应力对纯钛表面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α1形成和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力对纯钛表面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形成及表达的影响,揭示应力对支抗种植体周骨反应的调控机制。方法用大小为2.205 N的间断离心力刺激接种于纯钛表面的成骨细胞,刺激频率为每培养4 h加力15 min,分别于4、8、12...
2008,26(06):588- 王学金 郝晓宁 刘巍 彭巍 许颖华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OSCC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 mRNA和VCAM-1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比较VCAM-1...
2008,26(06):591- 孙乐刚 王芳 刘玲 宋宇峰 杨佑成 王丽芳 -
经微弧氧化处理的钛铌锆锡合金种植体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微弧氧化(MAO)处理钛铌锆锡合金(TNZS)种植体的生物学性能,从界面形态学和组织学角度证实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钛合金种植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将未作处理的与微弧氧化处理的钛铌锆锡合金种植体植入兔一侧胫骨内...
2008,26(06):595- 柳正明 高勃 张立钊 -
高纯度破骨样细胞体外培养及功能表达的研究
目的建立大量高纯度破骨样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体外诱导培养的破骨样细胞标志酶的基因表达。方法按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3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50 ng/mL的质量浓度对骨髓...
2008,26(06):599- 刘文佳 王晓庚 周洪 李昂 -
肿瘤抑制蛋白Masp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
2008,26(06):604- 税桦桦 罗玲 梁尚争 黄历 李伟 -
定量光导荧光技术评价含氟牙膏抑制早期龋损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定量光导荧光技术(QLF)用于纵向监测光滑面早期龋损矿物质含量变化的能力及用于评价不同氟化物抑制早期龋损效果差异的可能性。方法选取305名11~14岁上颌前牙有早期光滑面龋的中小学生,随机分为NaF组、MFP组和不含氟组,分...
2008,26(06):607- 冯岩 尹伟 胡德渝 IainA.Pretty RogerP.Ellwood -
多层螺旋CT技术在颌面部牵张成骨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在12例颌面部牵张成骨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三维及断层图像重建,测量骨牵开距离、牵开区骨厚度和骨密度等指标,考察牵引和成骨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
2008,26(06):611- 牛学刚 赵铱民 韩小宪 郝永 门肾力 -
13名女性自9.5至15.5岁自然生长中下颌骨旋转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13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女性个体自9.5至15.5岁拍摄头颅侧位片的重叠研究,探讨面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下颌骨的旋转。方法选择美国密西根大学生长发育中心收集的Dr. Mathews长期追踪观察的13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Ⅰ类高加索人种...
2008,26(06):615- 谷岩 -
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不同部位贴附植骨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例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同时行下颌角及部分体部(角体部)、上颌前部的贴附植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CT数据,利用三维CT分体重...
2008,26(06):618- 赵延峰 刘筱菁 陆平 周晓南 归来 -
前牙冠修复体色差容忍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前牙陶瓷冠修复体的色差容忍度,为提高修复成功率提供有效配色方案。方法选取30名口腔修复科临床患者的单侧上颌中切牙缺损的冠修复体与对侧天然上颌中切牙为实验对象,使用数码相机在标准环境下分别采集单侧天然牙、修复...
2008,26(06):622- 葛起敏 张富强 -
根管内器械分离后行旁路根管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根管内器械分离患牙行旁路根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颗根管内器械分离不能完全取出的患牙为试验组,采用从分离器械旁建立通路到达根尖的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同时选择器械分离后不能取出也不能行旁路根管治疗的患...
2008,26(06):626- 黎远皋 王继朝 周欣 -
自酸蚀和磷酸酸蚀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应用自酸蚀法和磷酸酸蚀法对低龄高危患龋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术,以比较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和龋齿预防情况。方法选择不超过42月龄、患龋牙数不低于4颗的高危患龋儿童43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牙为第一乳磨牙患龋患儿的第二乳磨牙,窝沟较...
2008,26(06):630- 张笋 秦满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