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源性因素影响髁突生长改建的研究进展
髁突是下颌骨的一个重要生长区,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参与下颌骨的生长。髁突软骨属于继发性软骨,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应力、药物等局部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各种外源性局部因素被用于改变髁突软骨的生物学环境,以刺激髁...
2017,35(6):643-643-647 彭秋萍, 伍军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和2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症与肿瘤形成的相关性,其中模式识别受体启动的免疫应答对于肿瘤相关炎症的触发至关重要。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跨膜受体超家族,主要表达于髓样细胞,其最主要家族成员为TREM-1和TREM...
2017,35(6):648-648-653 杨芸, 吴武超, 吴亚菲, 赵蕾 -
牙龈卟啉单胞菌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是细胞内一种保守的降解代谢途径,是宿主防御细菌感染的关键步骤。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作为一种牙周致病菌,能够利用其引发的细胞自噬实现其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和增殖,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本文就P. gingivali...
2017,35(6):654-654-658 赵妍, 于阳, 寇育荣 -
术前血管定位技术在穿支皮瓣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显微血管技术的发展,穿支皮瓣逐渐成为组织缺损重建的首选方法之一。穿支皮瓣供血血管管径细、血管蒂长、血管走行及位置变异大,这就需要临床医生采用术前血管定位技术对穿支血管的解剖结构进行系统评估,从而设计合适的穿支皮瓣。本...
2017,35(6):659-659-662 吴连俊, 王慧明 -
中国仰韶时期古代人类颌骨骨髓炎1例
本文报道了在古代人类骨骼标本中出现的颌骨骨髓炎1例,以探索史前人类颌骨骨髓炎的发病情况和口腔健康。
2017,35(6):662-662-664 周亚威, 顾万发, 韩国河 -
延期再植术后替代性吸收的截冠处理及术后4年临床观察
全脱出牙延期再植后易发生替代性吸收,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发生替代性吸收后,会引起牙槽骨发育障碍及邻牙倾斜,然而临床上并无有效的方法阻止替代性吸收的进展。近年来,截冠术逐渐成为国际牙外伤协会推荐的治疗替代性吸收的首选。本文采用...
2017,35(6):665-665-669 房瑞贞, 李思逸, 高磊, 吴礼安 -
牙骨质结构不良的X线多样性表现与口腔临床相关性
牙骨质结构不良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有X线表现的多样性,常常造成临床诊断不清,影响了该疾病的正确治疗。牙骨质结构不良临床上易误诊为慢性根尖周炎、骨髓炎、肿瘤等。本文对牙骨质结构不良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以及二者之...
2017,35(6):565-565-570 王虎 -
牙周膜龈手术的临床应用Ⅰ:自体组织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口腔科学的迅速发展,牙周病学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也层出不穷。膜龈手术已在包括牙周再生、牙周美容、种植、正畸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膜龈手术主要包括:1)带蒂软组织瓣术,可以覆盖暴露的牙根表面,也可以结合游...
2017,35(6):571-571-575 毛尔加 -
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对舌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 siRNA1、GGTa...
2017,35(6):576-576-582 陈正岗, 王树人, 李敬华, 韩金宏, 王奇民, 童磊, 刘文君, 杨芳, 郭庆圆, 郭大伟, 王莹 -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萎缩性腮腺再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萎缩性腮腺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102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实验组大鼠腮腺主导管,分别于结扎7 d(A组)、14 d(B组)后实现腮腺导管再通,并于再通后...
2017,35(6):583-583-587 魏月端, 左金华, 丁长玲, 朱玉红, 王丽芳, 宋冰, 王晶 -
利用框内缺失法构建变异链球菌srtA基因缺失株
目的 利用框内缺失法,通过IFDC2基因盒及融合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srtA基因缺失株。方法 PCR扩增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srtA基因上下游同源片段及IFDC2基因盒,将这些片段连接、转化入UA159,替换srtA...
2017,35(6):588-588-592 陈璇, 刘海霞, 彭显, 邹玲 -
氢氟酸质量分数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表面形貌及树脂粘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氟酸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表面形貌及树脂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小为11 mm×13 mm×2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片试件72个,经烧结、研磨、清洗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个,分别接受质量分数为32%的磷酸、4%的氢...
2017,35(6):593-593-597 钱海蓝, 任灵燕, 聂蓉蓉, 孟翔峰 -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之间的结合强度及结合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WIELAND氧化锆瓷块胚体烧结制成10 mm×5 mm×5 mm大小试件33个。将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喷砂组在烧结前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剂组先喷...
2017,35(6):598-598-602 宫琪, 孙惠强, 胡以俊, 陈佳, 丁伟山 -
下颌前牙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对种植治疗设计的影响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正中矢状面下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从CBCT影像库中选取下颌恒牙列完整的影像学资料150例,按照性别、牙位分为6组,以受测牙正中矢状面的牙槽骨长轴为基...
2017,35(6):603-603-606 于甜甜, 蒲必双, 刘金, 夏玉兰, 王罡, 兰晶 -
江西成年人群下颌骨体副孔解剖位置的锥形束CT研究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观测江西成年人群下颌骨体副孔的分布位置,为临床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份江西成年人的CBCT资料,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男女比例相等。描述下颌骨前牙、前磨牙和磨牙各区域的副孔数目和分布位置,分析年...
2017,35(6):607-607-612 柯星, 李博涵, 陈林林, 姜新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