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动物味蕾发育与重建的研究现状
哺乳动物可感受酸、甜、苦、咸、鲜五种味道,不同的味觉有助于机体鉴别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味觉的产生需要味蕾、外周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目前对哺乳动物味蕾的发育与重建已经...
2018,36(5):552-552-558 郑欣,徐欣,何金枝,张平,陈皎,周学东 -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牙根发育中的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家族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几乎参与了所有组织的发育。BMP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牙发育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牙根发育是牙发育的一部分,是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上皮和牙胚间充质中的BMP信...
2018,36(5):559-559-563 刘苍维,周怡君,闫广兴,史册,张雪,胡月,郝新青,赵欢,孙宏晨 -
微生态调节技术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人体共生微生物数量远超过人体自身细胞数量,其编码基因数量甚至是人类的数百倍。人体可以看做是微生物与自身细胞共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分布在人体皮肤、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平衡与人...
2018,36(5):564-564-567 王晖,康迪,周学东,李雨庆 -
药物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颌骨坏死(MRONJ)是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BPs)或其他生物靶向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以颌骨骨面裸露、流脓、面部肿胀等为特征,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除了已经普遍使用的BPs外,国内外报...
2018,36(5):568-568-572 王杞章,刘济远,潘剑 -
下颌骨原发腺泡细胞癌1例
腺泡细胞癌是相对少见的一种涎腺肿瘤,原发于下颌骨内者更罕见。本文报告1例下颌骨原发腺泡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及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预后进行讨论。
2018,36(5):573-573-575 金奎镇,徐桥石,王翀,李博,韩正学,冯芝恩 -
下颌第一恒磨牙C形根管2例
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样,其中C形根管较为少见。本文报道2种不同类型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形根管病例。病例1,一个完整C形融合牙根,根管特点为近中舌侧位置一个根管,C形态的峡部及远中位置融合为一个根管。病例2,颊侧一个C形态融合...
2018,36(5):576-576-579 吴迪,张进,王伟,辛秉昌 -
微创美容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微创治疗理念在口腔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口腔微创诊疗技术,其中口腔微创美容(MICD)技术在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儿童作为特殊的患者群体,正处于心理结构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故儿童口腔治...
2018,36(4):349-349-354 王小竞 -
正畸治疗前患者牙周状况的评估及正畸时机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美学治疗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对牙齿施加正畸力,引导牙周组织改建,从而改变牙齿在牙槽骨内的位置。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由于牙列拥挤、牙齿异常...
2018,36(4):355-355-359 徐屹, 杨靖梅, 孟姝, 赵蕾 -
sortase A与变异链球菌致龋性关系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探索srtA基因编码的转肽酶sortase A(SrtA)影响变异链球菌致龋性的机制。方法 采用基于1H核磁共振波谱(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野生型变异链球菌UA159与srtA基因缺陷型变异链球菌UA159的胞外代谢产物;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
2018,36(4):360-360-366 宋颖, 周京琳, 何远丽, 李伟, 邹玲 -
重组人骨保护素抑制破骨细胞及促进羟磷灰石修复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 探讨转染人骨保护素(hOPG)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复合羟磷灰石(HA)支架对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pDC316-hOPG-EGFP转染rBMSCs,蛋白质印迹法和骨磨片试验分别检测hOPG的表达水平和抑制...
2018,36(4):367-367-371 廖锋, 刘士博, 刘瑶, 刘航航, 胡建, 刘显 -
自体牙骨粉与异种牛骨粉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自体牙骨粉与异种牛骨粉的成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全身麻醉下拔除12只雄性大白兔双侧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每组动物中有3只为实验组,1只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中选择动物的左侧...
2018,36(4):372-372-377 杨力硕, 闫建伟, 郑辉, 倪锐, 韩筱堃, 常新 -
神经肽P物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ST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在ST2细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第3代ST2细胞分别用0、10-10、10-8 、10-6、10-5 mol·L-1 SP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
2018,36(4):378-378-383 惠婷, 张广灿, 冯丹丹, 汲平 -
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平衡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平衡变化,探讨它们在OL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17例正常组和33例OLP患者(网纹型15例,糜烂型18例)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FCM)...
2018,36(4):384-384-388 贾沛茹, 黄韵颖, 汪鹰, 蔡扬 -
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牙槽骨厚度及牙根牙槽骨交角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牙槽骨厚度以及牙根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口腔美学修复、种植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0名牙周健康的志愿者,男性16名,女性24名,年龄范围23...
2018,36(4):389-389-393 袁洁, 文勇, 黄海云, 徐欣, 姜宝岐 -
壳聚糖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是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方法研制能修复或替代人类骨组织材料的科学领域。支架是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为细胞和组织生长提供结构支持和黏附位点。支架可以由金属、聚合物和陶瓷生物材料制成,其中聚合物支架由于其生物相容性、生...
2018,36(4):441-441-446 丁鑫鑫, 周延民, 相星辰, 孟琳, 秦勤, 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