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与伞形剥离器行陡峭羊上颌窦底黏膜剥离的研究
目的 在陡峭羊上颌窦行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使用0.012、0.014型号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以及伞形剥离器剥离窦底黏膜,测量剥离长度,对比剥离效果。方法 经羊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选择窦底有60°~90°坡度的山羊,建立动物模型72...
2018,36(5):488-488-492 李长健,吕源,李岩峰,樊佳东,刘乐,张月 -
3种边缘设计铸瓷高嵌体修复不同程度缺损无髓磨牙的3年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使用3种边缘形式的铸瓷高嵌体修复不同程度缺损无髓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5例患者的165颗根管治疗后磨牙,根据牙体预备后残留壁的数目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缺损,每种缺损又根据不同的边缘设计分为平面对接组、斜面组和凹...
2018,36(5):493-493-497 强卫林,李雨轩,刘刚,张丽虹,张静洋,曹文瑾 -
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的锥形束CT影像特点
目的 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观察髁突囊样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囊样变的影像特点并加以分类。方法 收集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影像学表现有囊样变的194例患者,观察并记录囊样变的部位、大小、数量、边缘骨白线、周围骨小梁结构、髁突整体骨质...
2018,36(5):498-498-502 李澍,雷杰,傅开元 -
PRDM16基因及母亲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PRDM16基因rs7525173、rs2236518、rs2493264及母亲孕早期吸烟饮酒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7个患者-父母核心家系,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和直接测序两种方法进行基因分型,使用传递不平衡检...
2018,36(5):503-503-507 殷斌,石冰,贾仲林 -
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诱导巨噬细胞分化和活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CPD)唾液对巨噬细胞分化、活化、吞噬功能和分泌破骨细胞成熟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名正常人和20名CPD患者的唾液样品。15%唾液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人单核细胞系(THP-1)5 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
2018,36(5):508-508-513 李小英,李倩,崔博淼,王利伟,樊亚平,陈娇,冯云,张平 -
牙周炎对肥胖小鼠内脏重量和系数的影响
目的 探索肥胖状态下牙周炎对模型动物的内脏重量和系数的影响。方法 将6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HFD)组(n=36)和低脂饲料(LFD)(n=28)组,HFD组诱导肥胖至处死,LFD组作为正常体重对照。诱导16周,两饲料组均再分为牙周炎...
2018,36(5):514-514-520 余挺,赵莉,章锦才,轩东英 -
水中浸泡对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合成新型牙科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并探讨水中浸泡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备含牙科自修复单体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微胶囊,以7.5%的质量百分比添加到含长链烷基季铵盐修饰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的复合...
2018,36(5):521-521-527 吴峻岭,李彤,高旭,张强,刘迪,葛建华,周传健 -
体层树脂厚度对聚醚醚酮-Crea.lign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体层树脂厚度对聚醚醚酮(PEEK)-Crea.lign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 制备5个0.6 mm厚度的PEEK试件,测量PEEK试件的色度值。利用模具在试件上粘接0.1 mm厚度的遮色剂和1.5 mm厚度的体层树脂。将试件的体层厚度依次打磨成1.4...
2018,36(5):528-528-531 张婧婷,苏军,袁艳波,和丽佳,张文云 -
选择性激光烧结多孔钛种植体及其性能研究
目的 分析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多孔钛种植体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与壳聚糖(CS)/羟磷灰石(HA)复合涂层结合后的促骨结合作用。方法 制备Ti6Al4V试件,部分试件表面进行CS/HA涂层处理;对试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机械性...
2018,36(5):532-532-538 魏霆,张欣蔚,孙惠强,毛梦芸 -
不同喷砂条件对选择性激光熔覆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的喷砂条件对选择性激光熔覆技术(SLM)制作的钴铬合金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SLM技术制得63个10 mm×10 mm×2 mm钴铬合金试件块,随机分9组(n=7),采用不同Al2O3粒度(A1=50 μm,A2=100 μm,A3=150 μm)和不同压强...
2018,36(5):539-539-543 喻茜茜,郭菁,朱洪水 -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感染与HNSCC的侵袭转移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HPV相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变异、HPV致癌蛋白E6、E7通过众多复杂细胞元件相互作用的特异性致癌机制进行了阐述,...
2018,36(5):544-544-551 崔广学,高晓磊,梁新华 -
哺乳动物味蕾发育与重建的研究现状
哺乳动物可感受酸、甜、苦、咸、鲜五种味道,不同的味觉有助于机体鉴别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味觉的产生需要味蕾、外周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目前对哺乳动物味蕾的发育与重建已经...
2018,36(5):552-552-558 郑欣,徐欣,何金枝,张平,陈皎,周学东 -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牙根发育中的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家族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几乎参与了所有组织的发育。BMP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牙发育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牙根发育是牙发育的一部分,是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上皮和牙胚间充质中的BMP信...
2018,36(5):559-559-563 刘苍维,周怡君,闫广兴,史册,张雪,胡月,郝新青,赵欢,孙宏晨 -
微生态调节技术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人体共生微生物数量远超过人体自身细胞数量,其编码基因数量甚至是人类的数百倍。人体可以看做是微生物与自身细胞共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分布在人体皮肤、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平衡与人...
2018,36(5):564-564-567 王晖,康迪,周学东,李雨庆 -
药物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颌骨坏死(MRONJ)是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BPs)或其他生物靶向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以颌骨骨面裸露、流脓、面部肿胀等为特征,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除了已经普遍使用的BPs外,国内外报...
2018,36(5):568-568-572 王杞章,刘济远,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