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生物标记物与早产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GCF)生物标记物水平与早产的相关性,评价何种指标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00例无系统疾病的妊娠36周以内的妇女,并按纳入时孕周数分组,检查牙周临床指标:探...
2021,39(1):58-58-63 叶婵娟, 吴敏, 陈少武, 杨秀巧, 李蕙君, 朱素君, 周方明, 郝颖 -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
2021,39(1):64-64-73 王少如, 孙伟, 周男, 赵开, 李文健, 迟增鹏, 王莹,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陈正岗 -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诱导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微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初探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CAL27微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SOX9-shRNA1和SOX9-shRNA2,将SOX9-shRNA1和SOX9-shRNA2转染到CAL27细胞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
2021,39(1):74-74-80 黄盛, 张七援, 何爱娥, 李洪波, 张智星 -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1L)影响舌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运用Ualcan网站分析CHD1L在正常上皮组织和原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有无淋...
2021,39(1):81-81-87 胡凯莉, 范欣, 胡温庭, 李洪利, 唐清华, 孙学辉 -
牙龈卟啉单胞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被认为是主要的牙周致病菌之一,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面对复杂的口腔环境,牙龈卟啉单胞菌必须及时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通常由组氨酸激酶和反...
2021,39(1):88-88-93 尧可, 蔡靖仪, 赵蕾, 吴亚菲, 赵志河, 申道南 -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消退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涉及大量免疫细胞和介质的程序化的主动过程。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M)包括消退素、保护素和噬消素(maresins),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一类内源性脂质介质,在促炎症消退、宿主...
2021,39(1):94-94-98 刘音辰 -
辐射损伤唾液腺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颌面及颈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结合为主,同时治疗存在着很多不良反应,如放疗存在诸多并发症,其中便以放射性唾液腺炎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口腔干燥、口腔黏膜炎、猛性龋、放射性颌骨骨髓...
2021,39(1):99-99-104 李审绥, 吴沉洲, 乔翔鹤, 李春洁, 李龙江 -
语音法在总义齿颌位关系中的应用
发音是口颌系统参与的脱离牙接触的肌肉神经运动,可通过发音时下颌的生理位置确定颌位关系。语音法相对稳定且较易操作,现阶段多应用于垂直关系的确定,在水平颌位关系上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语音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平关...
2021,39(1):105-105-107 张希茜, 刘建彰 -
软骨干细胞标记及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软骨干细胞是关节软骨中具有自我增殖、表面抗原表达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作为一种理想的干细胞来源,在干细胞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软骨干细胞的标记、软骨分化信号通路、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39(1):108-108-114 牟婷琛, 冯剑颖 -
聚合瓷遮色铸造桩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1例
大面积牙体缺损需进行铸造桩核冠修复,铸造桩核因金属本身颜色缺陷,会影响修复体最终美学效果,前牙美学修复区更甚。本文介绍一种采用CERAMAGE聚合瓷遮色金属桩核,从而改善前牙全瓷修复体色彩呈现效果的方法,为大面积缺损患牙的美...
2021,39(1):115-115-120 楼雨欣, 任薇, 董博, 杨兴强, 赵蕾, 鲁雨晴, 甘雪琦, 岳莉 -
口腔癌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
2020,38(6):603-603-615 张东升, 郑家伟, 张陈平, 蔡志刚, 李龙江, 廖贵清, 尚政军, 孙沫逸, 韩正学, 尚伟, 孟箭, 龚忠诚, 黄圣运 -
老龄患者的口腔种植治疗
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口腔种植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种植牙已成为恢复缺失牙的首选治疗方式。尽管在健康成人中,种植牙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但对于老龄患者,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和伴发其他系统性疾病,种植治疗的风险相应地增加。...
2020,38(6):616-616-621 袁泉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微小RNA预后模型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建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相关的微小RNA(miRNA)预后模型,以期对OSCC患者进行精准的分组,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miRNA、m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
2020,38(6):622-622-627 赵格, 黎昌学, 郭超, 朱慧 -
Er:YAG激光-氟化钠联合法与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防龋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Er:YAG激光-氟化钠联合法与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MB-PDT)的防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建立28只大鼠龋齿模型,随机分成7组:不同功率密度的光动力疗法(PDT)组、激光+氟化钠联合组、激光组、氟化钠组和0.9%生理盐水组。分光光...
2020,38(6):637-637-641 张蕾, 于旭红, 姚丽萍 -
唇腭裂术后瘢痕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对上颌骨发育综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探究在唇腭裂术后瘢痕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综合影响下上颌骨发育的变化情况。方法 在原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 17.0软件进行布尔操作形成唇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同时添加唇腭裂术后瘢痕力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
2020,38(6):642-642-646 黄威, 李颖辉, 郭凯利, 周永川, 李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