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SAIB原位微球的体外释放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目的制备胰岛素醋酸异丁酸蔗糖酯(INS-SAIB)原位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以醋酸异丁酸蔗糖酯为载体材料,采用注射器推动法制备INS-SAIB原位微球,使用Lowry法测定微球中胰岛素的含量,...
2010,25(06):-690-693 康丽;李小丝;陆一菱;杨君;尹宗宁; -
大黄酸和大黄素与过氧化氢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酸(RH)和大黄素(EM)与过氧化氢酶(CAT)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CAT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圆二色谱表明CAT中α-螺旋...
2010,25(06):-694-696 马跃文;田萌;刘克武; -
贝力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采用单独口服贝力斯或复方氯唑沙宗治疗的 6 0例颈肩腰背痛患者 ,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均在 75 %以上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贝力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复方氯唑沙宗低。
2004,(01):-76-77 丁悦,黄东生,马若凡,李春海,李卫平,刘尚礼 -
地高辛与硫氮唑酮合用治疗141例慢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疗效观察
用地高辛与硫氮唑酮合用治疗 78例慢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002,(01):-75-76 杨殊力,赵春景,殷跃辉,盛勇 -
甘珀酸钠-苦参素包合物抗胃溃疡和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甘珀酸钠苦参素包合物(OCSIC)抗胃溃疡和镇痛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OCSIC的抗溃疡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热板致痛模型,观察OCSIC的镇痛作用。结果 200、100 mg.kg-1甘珀...
2010,25(06):-697-699 姚婉霞;蒋袁絮;金少举;闫琳;刘利军; -
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5例
观察口服乐脉颗粒 (每次 6g,每日 3次 )前后心绞痛发作时间 ,发作频率和心电图改善率。结果乐脉颗粒组总有效率为 89 5 % ,心电图改善率 4 0 %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2002,(01):-77 沈鹏,马晓英 -
SARS高危人群的预防用药分析
从药理作用、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SARS高危人群预防用药的经验
2004,(01):-77-78 张显杰,程丽静 -
苦瓜籽α-苦瓜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制备α-苦瓜素的方法 ,并初步研究其部分生物活性。方法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P-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100分子筛层析以及Macrocap SP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 ,从苦瓜籽中纯化出...
2010,25(06):-700-702 刘盛邦;吴民沪;黄文虎;杨梅强;邓缅;姚兴川;孟延发; -
科学城医院2002~2003年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
了解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有关情况。采用微机及药品帐册对 2 0 0 2~ 2 0 0 3年抗糖尿病药物使用量及金额进行统计。
2004,(01):-78-79 齐卫红 -
硫酸沙丁胺醇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沙丁胺醇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图谱不一样 ,用 0 0 1mol·L-1氢氧化钠液替代水溶液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含量 ,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002,(01):-78-80 张晓松,李屹 -
木犀草素对SHR心肌组织AR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0只18周龄SHR,随机均分为SHR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卡托普利组、木犀草素10、20、40 mg.kg-1.d-1剂量...
2010,25(06):-703-705 吕立华;吕林华; -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
目的 探讨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因素及克服方法。方法 查阅文献 ,结合实践和实验进行阐述。结果 标准品、灵敏度、器具处理后的放置时间及操作环境、条件等均对内毒素检查结果有影响。结论 克服以上因素可使...
2002,(01):-79-80 王明清 -
小儿清热止咳颗粒制粒工艺的改进
对小儿清热止咳颗粒的制粒工艺进行改进。
2004,(01):-80 杨雪君 -
PELGE空白纳米粒对Chang细胞c-fos、c-myc、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考察PELGE空白纳米粒对Chang细胞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筛选生物相容性好、低毒的载体材料,探索纳米粒可能存在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用荧光标记寡聚核苷酸,Tagman...
2010,25(06):-705-708 何黎黎;杨立开;邓黎;孙逊;龚涛;张志荣; -
《华西药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