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壳聚糖细胞微囊的结构表征及其功能活性
目的考察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微囊的结构和功能活性,评价以壳聚糖替代多聚赖氨酸的ACA微囊在细胞移植中作为运载工具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ACA微囊和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采用IR、37℃...
2006,(01):-1-5 李晓玲;王欢;栗原博;吕艳青;路晓辉;蔡绍晖; -
灌注法制备脉冲给药装置的新型非渗透性胶囊体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脉冲给药装置的新型非渗透性胶囊体,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处方对其渗透行为的影响,研究其药剂学性质。方法灌注法制备非渗透性胶囊体,通过HPLC法测定渗透介质中药物磷酸川芎嗪的浓度,考察影响药物通...
2006,(01):-5-7 吴芳;张志荣;丁洪; -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分子设计
目的通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进行新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87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18个结构参数,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QSAR模型,根...
2006,(01):-8-12 刘涛;周鲁; -
三小叶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三小叶翠雀花(DelphiniumtrifoliolatumFinetetGagnep)全草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总碱,硅胶层析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10...
2005,(01):-1-3 周先礼,陈东林,王锋鹏 -
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巴戟天含蒽醌类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
2006,(01):-12-14 丁平;楚桐丽;徐吉银; -
药物清除率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
目的 利用量子化学和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药物分子结构参数与药物清除率之间的关联模型,以预测药物的清除率。方法 计算了已知清除率的100种药物的18个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独立结构参数,分别以...
2005,(01):-4-6 周鲁,赵蔡斌 -
老鼠簕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目的从药用红树植物老鼠中寻找具有抗氧化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该植物75%乙醇提取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分离部分、水提取物及多糖对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从该植物茎乙酸乙酯的分离...
2006,(01):-14-17 彭兴;龙盛京; -
N,N-二甲基-2-溴苯乙胺类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建立N,N-二甲基-2-溴苯乙胺取代衍生物分子参数和生物活性的关系。方法 在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优化几何结构得到的N,N-二甲基-2-溴苯乙胺取代衍生物分子的几何参数和形状参数,用偏最小二...
2005,(01):-7-10 李泽荣,杜娟,李象远,杨胜勇 -
用一氧化氮光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供体药物体外释放的通路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药物体外释放的通路。方法用自制NO光学生物传感器通过模拟硝普钠(SNP)释放NO的3种通路所需要的体外环境,测定了不同条件的生理溶液中SNP释放的NO。结果光照和巯基化合物是引起SNP体外释放...
2006,(01):-17-20 代晶;吕太平; -
3-1',1'-双膦酸乙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及其初步的骨靶向性研究
目的 合成骨靶向性好的3-1 ,1 -双膦酸乙基-5-氟尿嘧啶。方法 将呋喃啶与亚乙烯基偕二膦酸四乙酯偶联,随后脱去偕二膦酸的酯基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采用羟磷灰石晶体吸附实验考察目标物的骨靶向性。结果和结论 合成...
2005,(01):-10-12 陈慧,吴林艳,曾建成,吴勇 -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分离、鉴定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氟喹诺酮的MIC,从中选取10株耐氟喹诺酮的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yrA基因和pa...
2006,(01):-21-24 高山;普珍;孙晓明;刘小康; -
温阳中药复方肝之福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目的观察温阳中药复方肝之福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肝之福组、秋水仙碱组和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sc CCl4及饮用100 ml.L-1乙醇...
2006,(01):-24-27 王丽春;赵连三;唐红;刘丽;刘聪;张红英;饶凡; -
西红花苷对低密度脂蛋白所致鹌鹑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剂量的西红花苷培养12 h后,再加入50μg.ml-1的LDL继续培养24 h,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测定细胞中一氧...
2006,(01):-28-30 何书英;钱之玉; -
温度对手性固定相HPLC分离克仑特罗和丙卡特罗的影响
目的讨论温度对药物克仑特罗和丙卡特罗在手性固定相Whelk-O1上手性分离因子(α)的影响。方法考察在不同流动相配比条件下,柱温在-10℃~30℃间变化时lnα与1/T的关系,计算出两种药物对映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焓变差...
2006,(01):-30-32 孙娟;唐小海;宋航;唐琴;付超; -
N_1-(芳)烷酰氧亚甲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及其初步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 合成抗肿瘤活性高 ,毒性小的N1- (芳 )烷酰氧亚甲基取代的 5 -氟尿嘧啶衍生物。方法 以 5 -氟尿嘧啶为原料 ,经与甲醛加成反应后 ,和二酸单苄酯反应即得目标物 3a、3b、3c ,并采用MTT法及SRB法评价目标物 3...
2005,(01):-12-14 蒋庆琳,吴林艳,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