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的“犯赃”与“治赃”
“赃罪”的历史沿革 在现代刑法中,“赃”是通过贪污、盗窃、受贿、诈骗、赌博、抢劫等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获得或企图获得的金钱或物质的统称。而在我国古代的法律中,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既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
1991,(03):-104-109 赵炳寿 ,何道新 -
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告作者
-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受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委托,由北京大学古文献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于1991年7月29日至8月5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103人(包括外国学者和海外...
1991,(03):-110-111 棘园 -
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善于创造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文章从转变人才观念、建立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等14个方面就进一步深化高等教...
2000,(05):-5-12 卢铁城 -
西部大开发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西部大开发中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要搞好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注意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培养更多的新型企业家。还要做好观念更新、法制配套等工作。
2000,(05):-13-16 厉以宁 -
财政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从1991年到200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九十年代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取得的成就”以及“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1991,(02):-3-9 冯宗容 -
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在产业分类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现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比率作为表示一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性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目标。但是,三次产业的划分因各发达国...
1991,(02):-10-17 郑小蓉 ,张胜荣 -
论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而西部地区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还很低,通过制度创新,加强人力投资强度,改革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加快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改革人才配置制...
2000,(05):-17-22 钟丽霞,郑长德 -
《管子》轻重篇中的国家宏观调控思想
《管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出现的一部宏伟的经济巨著①,在现存《管子》76篇中,大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轻重篇》对经济问题的论述最为丰富,从管理思想角度看,可以说是一部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管理学...
1991,(02):-18-23 裴倜 -
马克思论法的人文主义哲学基础
长期以来,关于立法的哲学基础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坚持“自然为社会立法”观点的人们,混淆了“自然规律”与“社会理性”的差异,它不仅造成了法律在形式上的机械、死板和不近人情,而且在实践上也导致了许多...
2000,(05):-23-30 赵凯荣 -
抗战时期艾思奇哲学活动的时代特征
艾思奇是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优秀的无产阶级哲学家。他数十年的哲学活动,在中国哲学界、思想界、乃至在广大的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仅对抗战时期艾思奇哲学活动的时代特征,作一探讨。 艾思奇的哲...
1991,(02):-24-30 黎永泰 -
“为政以德”精义及现代价值
从对“德”的内涵及外延的解析和“德”与“法”的比较中透析在政治领域中,“为政以德”利弊的本质性根源。以此借鉴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为政以德”的合理因素,倡导勤政廉洁的风气,达到匡正政风的目的...
2000,(05):-31-35 王巧玲 -
无穷与集合论
集合论是现代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根本上来说,集合论直接产生于对“无穷”的数学研究的需要。今天,集合论的思想、方法与结果已渗入到哲学、人文、数学、逻辑以及自然科学的一切分支。这篇文章准备简略地介绍集...
1991,(02):-31-38 邓生庆 -
论道教的灵宝斋法
灵宝斋法是道教斋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灵宝斋法源流的辨析,揭示出灵宝斋法的济度功能。认为灵宝斋法是道教思想的仪式化反映,灵宝斋法表达的核心思想是道教之“道”。
2000,(05):-36-41 张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