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种云南天然药物对口腔优势菌的抗菌活性测定
目的测定6种云南天然药物对口腔临床常见优势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从而初步确定其在口腔临床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琼脂稀释法,测定6种云南天然药物对21株口腔临床常见优势菌模...
2010,28(02):199-199-202 李艳红 刘娟 杨丽川 张灿华 李罡 -
牙周膜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定向诱导分化实验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潜能,分析其分化过程中形态与功能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人PDLSCs,用成脂诱导液连续诱导21 d,通过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观察...
2010,28(02):203-203-207 贺慧霞 刘洪臣 王东胜 曹均凯 张海钟 鄂玲玲 -
纤维调节素在人类牙周细胞损伤愈合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目的研究纤维调节素在牙周细胞损伤愈合中的表达,探讨纤维调节素在牙周损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类牙周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在培养了牙周细胞的载玻片上做损伤细胞的圆形创口,建立牙周细胞损伤...
2010,28(02):208-208-210 钱虹 黄群 肖殷 -
多次烧结对Cercon饰面瓷磨损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次烧结对Cercon全瓷饰面瓷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实验模拟口腔环境,观察多次烧结后Cercon饰面瓷的磨损行为。实验中测量磨斑宽度以比较磨斑大小;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磨斑形貌。结果随着烧...
2010,28(02):211-211-213 高清平 巢永烈 翦新春 郭峰 -
机械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Osterix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在机械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内Osterix(Osx)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Osx与正畸牙周组织骨改建的关系。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离心加力装置对细胞分别加载1、2、4、6、8、12 h的机械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2010,28(02):214-214-218 赵艳红 李洪发 王春玲 郑朝 付雅丽 魏福兰 -
安氏Ⅱ类一家系分析
安氏Ⅱ类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关于安氏Ⅱ类家系的报道较为少见。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发现1例安氏Ⅱ类一家系(7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和系谱分析。
2010,28(02):219-219-220 张晓歌 杨帆 陈琳 陈嵩 陈扬熙 -
1例唇腭裂术后心前区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1例18岁女性唇腭裂患者于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诊断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运用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及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及心理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0,28(02):221-221-222 熊茂婧 龚彩霞 周小容 -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群与牙菌斑生物膜
牙菌斑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结构,口腔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牙菌斑生物膜的性质、形成、毒力,以及微生物在生物膜结构中的定位和定植。生物膜内细菌之间存在的信号传导对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毒力具有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人...
2010,28(02):115-115-118 周学东 施文元 -
基于CT数据的三维配准技术在正畸中的应用
介绍目前医学三维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与临床需求,重点从口腔医学尤其是从口腔正畸学角度说明三维图像特征性标志点配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临床研究分类阐述配准技术在探索正畸作用机制和评价正畸治疗效果中的作用。通过治疗前后...
2010,28(02):119-119-123 刘东旭 刘洪 吕涛 -
类骨质羟磷灰石和自体骨修复兔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类骨质羟磷灰石(SBR)的生物相容性,并探讨该替代材料和自体骨混合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在实验动物双侧下颌骨内侧形成10 mm×10 mm×2 mm大小的临界性缺损,左侧骨缺损按照1∶1比例植入SBR和自体骨...
2010,28(02):124-124-127 张卫群 王宜人 巢永烈 -
涎腺导管癌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
2010,28(02):128-128-131 王卫红 王春艳 边莉 夏斌 胡瑶瑶 许彪 -
3种黏固剂与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黏固剂与根管牙本质的粘接界面,比较各种黏固剂的粘接性能。方法将15颗牙分成3组,分别用Rely X luting、Panavia F、Paracore 5 mL粘接纤维桩,实验牙纵剖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纤维桩冠1/3、中1/3及根尖1/3处牙本质黏固...
2010,28(02):132-132-134 陈蕾 雷慧云 徐国富 梁霄鹏 李继佳 -
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诱导成骨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研究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LPS)诱导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IL-6 mRNA的影响,探讨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成骨细胞MG-63经PD98059...
2010,28(02):135-135-138 杨谛 仇丽鸿 李任 李子木 李琛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联。方法收集陕西地区10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99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用Chelex-100方法提取全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
2010,28(02):139-139-144 张璇 龙铟 李红燕 李晓娟 丁寅 -
4种不同类型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分析4种不同类型的颌间牵引(颌间Ⅱ类长牵、颌间Ⅱ类短牵、颌间Ⅲ类长牵、颌间Ⅲ类短牵)情况下髁突和关节盘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Ansys多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TMJ)和上下颌骨...
2010,28(02):145-145-148 胡敏 相亚宁 李洪 郭克峰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