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T数据的三维配准技术在正畸中的应用
介绍目前医学三维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与临床需求,重点从口腔医学尤其是从口腔正畸学角度说明三维图像特征性标志点配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临床研究分类阐述配准技术在探索正畸作用机制和评价正畸治疗效果中的作用。通过治疗前后...
2010,28(02):119-119-123 刘东旭 刘洪 吕涛 -
类骨质羟磷灰石和自体骨修复兔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类骨质羟磷灰石(SBR)的生物相容性,并探讨该替代材料和自体骨混合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在实验动物双侧下颌骨内侧形成10 mm×10 mm×2 mm大小的临界性缺损,左侧骨缺损按照1∶1比例植入SBR和自体骨...
2010,28(02):124-124-127 张卫群 王宜人 巢永烈 -
涎腺导管癌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
2010,28(02):128-128-131 王卫红 王春艳 边莉 夏斌 胡瑶瑶 许彪 -
3种黏固剂与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黏固剂与根管牙本质的粘接界面,比较各种黏固剂的粘接性能。方法将15颗牙分成3组,分别用Rely X luting、Panavia F、Paracore 5 mL粘接纤维桩,实验牙纵剖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纤维桩冠1/3、中1/3及根尖1/3处牙本质黏固...
2010,28(02):132-132-134 陈蕾 雷慧云 徐国富 梁霄鹏 李继佳 -
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诱导成骨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研究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LPS)诱导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IL-6 mRNA的影响,探讨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成骨细胞MG-63经PD98059...
2010,28(02):135-135-138 杨谛 仇丽鸿 李任 李子木 李琛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联。方法收集陕西地区10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99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用Chelex-100方法提取全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
2010,28(02):139-139-144 张璇 龙铟 李红燕 李晓娟 丁寅 -
4种不同类型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分析4种不同类型的颌间牵引(颌间Ⅱ类长牵、颌间Ⅱ类短牵、颌间Ⅲ类长牵、颌间Ⅲ类短牵)情况下髁突和关节盘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Ansys多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TMJ)和上下颌骨...
2010,28(02):145-145-148 胡敏 相亚宁 李洪 郭克峰 王芳 -
不同质量分数乙二胺四乙酸糊剂对根管壁不同区域玷污层的去除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分数乙二胺四乙酸(EDTA)糊剂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效果以及对根管壁的腐蚀作用。方法选择60颗离体单根管牙,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预备后随机分成6组,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EDTA糊剂对根管进行处理,分别为5%、10%、15%...
2010,28(02):149-149-152 张朝良 高姗姗 李燕 -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探索其预防和控制方法。方法第一阶段选择45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患者(第1组),分析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建立预先判断牙齿拔除难度的评估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术后疼痛的临床干...
2010,28(02):153-153-157 周宏志 胡开进 -
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因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拔除的具有双根管的离体上颌前磨牙10颗,常规开髓,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将3%过氧化氢溶液30 μL注入根管,行超声振荡,每根管振荡2 min,分别于根...
2010,28(02):158-158-161 刘桂香 王青 窦慧芹 -
13~23岁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锥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初始锥度。方法收集牙体完整的13~23岁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23颗,采用显微CT对标本从根尖向冠方进行断层扫描,将每个根管平均分为3段,通过3ddoctor软件测量根管的近远中向管径及颊舌向管径...
2010,28(02):162-162-165 潘莉 章润贞 李颂 -
成人正畸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
目的研究成人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后,其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早期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11例,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
2010,28(02):166-166-169 陆卉 周慧敏 宋晓波 孙境庐 刘红彦 -
一种复方消毒喷雾剂对印模及石膏的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种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复方消毒喷雾剂对染菌藻酸盐印模及超硬石膏模型的消毒效果。方法在藻酸盐印模和超硬石膏模型表面分别均匀涂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变异链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
2010,28(02):170-170-173 江帆 于海洋 肖晓蓉 高姗姗 -
压接技术对蜡熔模边缘适合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压接作用在蜡熔模制作时对蜡熔模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模拟后牙全冠外形的标准代型及圆管,然后分别采用压接法(实验组)和滴蜡法(对照组)各制作12个蜡熔模,测量蜡熔模制作完成尚未脱离代型、脱离代型0.5 h、脱离代型...
2010,28(02):174-174-176 丁伟山 黄爱玲 胡以俊 杜朝霞 王铎 -
人下颌恒切牙管间峡区解剖的显微CT研究
目的研究人离体下颌恒切牙管间峡区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择离体下颌恒切牙拍摄近远中向X线片,选出双根管牙33颗,对距根尖6 mm以内的牙根组织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层厚20 μm,每颗牙齿获得扫描截面300个。通过三维重建观察牙根管间峡...
2010,28(02):177-177-180 刘成霞 李文 郑庆华 耿宁 孙拓祺 黄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