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d: YAG激光对牙根面结构及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功率的水冷Nd: YAG激光照射治疗对牙根面结构及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因重度慢性牙周炎拔除的离体牙分为4组,均进行手工刮治和根面平整,制备牙根片,激光1、2、3组分别用功率为4、6、8 W的水冷Nd: YAG激光照射处...
2016,34(6):579-579-583 李圆红,李忠成,罗梦奇,申道南,张舒,孟姝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MC3T3-E1成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MC3T3-E1成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实验分为4组,H2O2组使用含不同浓度(10-1、10-2、10-3、10-4、10-5 mol·L-1)H2O2的培养液,CGRP+H2O2组使用...
2016,34(6):584-584-588 郭俊峰,张慧宇,张纲,安洋,杨阳,王飞,谭颖徽 -
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 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估使用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纳入所有使用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进行...
2016,34(6):589-589-593 黄鑫琪,岑啸,刘钧 -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分析87例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对其中72例舌根音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根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
2016,34(6):594-594-599 徐丽娜,李峰,张艳云,高楠,胡明芳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炎患牙180颗,随机分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牙周治疗组(对照组),各90颗患牙。对照组仅进行牙周...
2016,34(6):600-600-605 谭葆春,肖健平,闫福华,宦泓 -
头影测量中冠长轴与牙长轴倾斜在正常 的表现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量并分析正常头影测量中的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的倾斜角度,以期为错畸形的方案选择及疗效评判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Andrews正常六项标准纳入120名受试者,于自然头位下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其上下颌切牙冠长轴与真性...
2016,34(6):606-606-610 刘序,任静,杨娴睿,王莉 -
上颌前牙倾斜角度对种植治疗设计的影响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选取上颌恒牙牙列完整的患者150例(年龄19~48岁,男性和女性各75例),按性别和牙位分为6个组。以牙槽骨长轴为基准,在CBCT影像上测量上颌前牙牙体长轴的相对倾斜...
2016,34(6):611-611-616 刘金,蒲必双,夏玉兰,王成泽,王罡,兰晶 -
触摸喉结置胃管法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触摸喉结置胃管法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66例口腔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试验组采用触摸喉结法置入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胃管。对2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呛咳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置...
2016,34(6):617-617-619 郭欢,毕小琴 -
沉默RohA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
2016,34(6):620-620-625 严国鑫,樊兵,邹荣海,张健,孙晓峰,童磊,王奇民,韩金宏,鲁旭飞,王莹,周元,何宗轩,廖奕翔,李宁,曹蕾,陈正岗, -
切取活检对裸鼠舌部Tca8113移植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裸鼠Tca8113移植瘤切取活检动物模型来了解活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裸鼠分为两组。舌部注射Tca8113细胞,成瘤后建立切取活检模型。观测裸鼠生存情况,原发灶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并通过...
2016,34(6):626-626-631 刘济远,潘剑,华成舸,吴云龙,罗正文,唐休发 -
下颌持续前导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成年期大鼠在下颌持续前导作用下髁突软骨的改建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30只9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第3、7、14、21、30天处死动物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
2016,34(6):632-632-638 杨帅,李雪,高洁,蔡毅志,李荣慧,王明国 -
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在髁突软骨生长和改建中的作用机制
髁突软骨在正常机体内处于一个低氧环境中,软骨细胞却对此表现出较好地适应能力,然而在体外细胞的研究中发现,髁突软骨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很难保持稳定性,这为髁突软骨的研究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也考虑培养髁突软骨细胞时是否应尽可...
2016,34(6):639-639-642 徐高丽,吴立立,吴枝武,谷志远 -
变异链球菌毒力相关转录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众多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调节变异链球菌耐酸性等关键致龋毒力因子的表达,虽然仍有许多转录调节因子的作用靶点和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学者针对变异链球菌个别宏观转录调控因子进行单基因突变研究。本文就已发现的影响变异链...
2016,34(6):643-643-646 李蓝,张博文,李继遥 -
唾液的诊断应用研究
唾液由口腔腺体分泌产生,具有清洁和保护口腔、抗菌、消化等多种功能。随着唾液组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唾液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生物标志物储存库。唾液采集无侵袭性、可避免病毒传播,有望成为血液的替代品。本文就关于唾液生化指标、DNA、...
2016,34(6):647-647-653 程兴群,周学东,徐欣 -
下颌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较多见于四肢骨骼,而发生于颌面骨骼较为少见。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不具有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常见的骨肿瘤或肿瘤病变。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骨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2016,34(6):654-654-656 周莹,张智慧,孙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