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取向支架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 制备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取向多孔支架,评价其理化特性及对脂肪干细胞(ADSCs)的相容性。方法 切取新鲜猪关节软骨片,匀浆后离心筛选出直径50~500 nm左右的软骨纤维,经Triton X-100脱细胞后制备成浓度6%的CECM浆料,通过定向结...
2017,35(1):51-51-56 李坤, 赵艳红, 徐晨, 王连永, 杨强, 李洪发, 滕彬宏 -
沉默生物钟基因PER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网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PER1对生物钟基因网络中其他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口腔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中PER1基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
2017,35(1):57-57-62 赵钦, 敖奕然, 杨凯, 苏小丽, 吕晓强 -
人釉原蛋白亮氨酸富集片段的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引导矿化性能研究
目的 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重组的人釉原蛋白富亮氨酸片段(LRAP),分析其细微结构和聚集状态,结合矿化实验评估LRAP体外引导羟磷灰石生长的定向成核能力。方法 人工合成LRA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Cold-SUMO行质粒构建,于宿主菌大...
2017,35(1):63-63-67 田鲲, 冯小云, 杜芹, 廖楚航, 任小华 -
微振动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
目的 在不考虑间歇期的介入所带来的延时效应下,研究高频率低振幅微振动(LMHFV)刺激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实验组在施加高频率(40 Hz)、低振幅(0.49 g)微振动30 min后,立即通过...
2017,35(1):68-68-72 朱卓立, 张玲, 马瑞阳, 甘雪琦 -
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治疗眶颧骨折并发症研究
目的 分析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治疗眶颧骨折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方法对206例眶颧骨折病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6例患者的骨折断端均复...
2017,35(1):73-73-76 王雅楠, 黄艳丽, 迪力努尔·迪力夏提, 刘伟龙, 李蕙, 王怡, 刘磊 -
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牙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下颌第一前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CT扫描下颌第一前磨牙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型楔状缺损,建立根管治疗后楔状缺损处未做任何处理的模型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根管治疗...
2017,35(1):77-77-81 赵凌, 杨丽媛, 刘翠玲, 高旭 -
四川地区成年人群中分叉下颌管的锥形束CT研究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地区成年人群中分叉下颌管发生概率,并总结下颌管各分叉类型及发生率与走行方式和各自形态特征。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500例患者(共计1 000侧下颌骨)的锥形束CT(CBCT)影像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2017,35(1):82-82-88 叶立, 陈娅飞, 裴君, 刘媛媛, 齐舒群, 潘剑 -
不同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方法 二氧化锆陶瓷盘经研磨后通过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X U100)与不同核材料包括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充填型复合树脂、钴铬合金以及牙...
2017,35(1):89-89-92 罗新宇, 孟翔峰 -
计算机辅助设计种植导板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
数字化已经成为口腔种植领域乃至整个口腔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导板,即牙种植导向模板技术,逐渐走入市场。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凭借直观的术前设计和简易的手术方式,可实现不翻瓣种植及术后即刻修复等,但也存在精准度不确定并由此可...
2017,35(1):93-93-98 李晋蒙, 欧国敏 -
整合素α2β1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牙龈增生(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细胞增多与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大量沉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α2β1与胶原吞噬作用密切相关,在DIGO的发生发展中发...
2017,35(1):99-99-103 康颖竹, 郭淑娟, 刘程程, 丁一 -
纳米载药系统防治龋病和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龋病和牙周病是严重危害口腔健康的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是其始动因子。由于口腔独特的生理、解剖等特点,化学药物作为牙菌斑控制方法之一在口腔应用中面临巨大挑战。纳米载药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系列粒径在...
2017,35(1):104-104-107 江娅玲, 冯明业, 程磊 -
干燥综合征患者牙种植1例
本文报告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行种植牙治疗并随访1年多的病例,患者确诊干燥综合征5年并长期规范服用糖皮质激素,在15、16、44、46区植入ITI亲水种植体共4枚,术后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加服“生骨片”以促进种植体骨整合,患者自备糖皮质...
2017,35(1):108-108-111 罗翠芬, 彭国光, 冯远华, 黄杏香 -
超薄贴面修复的颜色选择
超薄贴面是在微创修复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技术疗法,通过不预备或微预备牙体的方式完成贴面修复,达到改变基牙不理想形态与颜色的目的。因为超薄贴面最薄可以达到0.2 mm,其修复后的颜色效果是基牙颜色与贴面本身颜色和粘接...
2016,34(6):549-549-555 孙凤 -
牙弓/牙槽骨弓的塑形矫治——基于牙弓形态发育不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与阻断治疗
错畸形是颅面颌系统生长发育的异常,其产生是遗传、环境及特殊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错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去除造成错畸形的病因,维持、恢复及矫正异常发育的颅面颌结构,矫正咬合关系异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个体生长潜力,用较...
2016,34(6):556-556-563 李小兵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出早期窝沟龋效能的体外评估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与临床探视诊对人牙窝沟早期釉质龋的检出效能。方法 获取77颗人离体恒磨牙面的97个可疑早期龋位点OCT二维图像,由3位临床医师双盲法分别通过OCT图像和探视诊方法对这些位点进行评分,以偏光显微...
2016,34(6):564-564-569 代晓华,姚晖,连小丽,李燕妮,王英瑛,刘晓斌,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