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RNA-125b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microRNA-125b的表达,分析与T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35例T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croRNA-125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croRNA-125b在TSCC...
2020,38(1):11-11-16 王健,闫广鹏,郭超,李军 -
黏着斑激酶抑制剂TAE226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究黏着斑激酶抑制剂TAE226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5、10 μmol·L-1)的TAE226作用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和HSC-4细胞24、48、72 h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MT标志物E...
2020,38(1):17-17-22 邹湘渝,曾琴,刘萍,聂敏海 -
自体喙突移植重建髁突对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下颌骨生长的远期影响
目的 儿童期下颌骨髁突受损通常导致错颌畸形和面部生长不协调。本研究目的是评价自体喙突移植重建下颌骨髁突对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面部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方法 追踪评估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
2020,38(1):23-23-29 阚召俊,苏成利,李运峰 -
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颌学研究
目的 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
2020,38(1):30-30-36 于文倩,李晓茜,马丽,马晓妮,徐欣 -
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提出经腮腺实质内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并评价其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136例,按照面神经解剖方法分类,分为顺行总干解剖法(顺行组,70例)、逆行分支解剖法...
2020,38(1):37-37-41 李浩,吴坡,蒋佶,赵潇黎,郑维银,羊书勇 -
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 对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指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4个区县(主城区和郊区各2个)12~15岁4个年龄组中学生,通...
2020,38(1):42-42-47 邓力,杨正艳,蔡婷,李月恒,吕晓燕,丁贤彬,周智 -
上颌后牙游离端应用倾斜种植的研究进展
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情况,目前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临床上主要通过上颌窦底提升进行植骨的方法解决。近年来出现的倾斜种植,相对于传统轴向种植,可以避免植骨,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在...
2020,38(1):86-86-89 辛禧瑞,蔡青,汪汉池,周延民 -
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在青少年正畸后缺失切牙间隙保持中的应用1例
本文报道1例右下侧切牙缺失的正畸后青少年病例,利用右下尖牙为基牙,以单端全瓷树脂粘接桥恢复牙列完整,保持缺牙间隙并恢复功能与美观。
2020,38(1):101-101-103 刘冠邑,杨丽媛,郭泾 -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一家族三代1例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以牙龈组织缓慢、渐进性增生为主要特征。本文对1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家族进行报道及文献回顾。
2020,38(1):104-104-107 贺秀芳,许春姣,田地,王苗苗,张文瑞,郭怡婷 -
一种实测实量引导植入位点的精准牙种植技术
正确的植入位点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有效十分重要,为提高植入的精准度,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科导板、手术导航等来控制位点,引导种植体的植入。但是一方面由于这类数字化手段存在过程繁琐、费用较高等问题,大量的病例仍然是由自由...
2020,38(1):108-108-113 贾璐铭,贺锦秀,卢嘉仪,余萍,郭家,范琳,刘春煦,于海洋 -
骨支抗装置与上颌面具前牵引装置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对骨支抗装置与上颌面具前牵引装置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种植支抗装置与上颌面具前牵引装置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颌临床效果的...
2020,38(1):69-69-74 石慧,葛红珊,陈露祎,李志华 -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牙科领域的应用
为有效克服高分子材料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微裂纹,延长使用寿命,合成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基于微胶囊模型的外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并在牙科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本文从自修复高分子...
2020,38(1):75-75-79 王晓曦,姚烁,周传健,吴峻岭 -
槟榔与细胞内活性氧及自噬的关系
槟榔作为一级致癌物,其与口腔癌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活性氧(ROS)及自噬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槟榔可诱发细胞内ROS及自噬水平变化。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槟榔、细胞内ROS以及自噬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2020,38(1):80-80-85 许智,吕逢源,姜二辉,赵小平,尚政军 -
机器人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进入医学领域,为众多医疗应用开发新型机器人,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口腔医学中,机器人已经应用于修复、正畸、种植、牙体牙髓以及口腔外科等领域中。本文主要从以上5个方面介绍了机...
2020,38(1):90-90-94 刘丹丹,赵文迪,牛菊,李迪,周泽瑛,张静月,刘晓秋 -
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是修复缺失牙齿的主要方法之一。精确的植入位置是实现功能性和美观性修复的基础。数字化导板可将术前规划的虚拟种植体位置精确地转移到实际种植手术部位,是实现最佳种植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对数字化导板的发展与制作、分类、优缺...
2020,38(1):95-95-100 王晓华,刘艾芃,邓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