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台颈部缓冲层对种植体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动态载荷下基台缓冲层对种植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在人类下颌骨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在种植体上方分别制作基台无缓冲层和基台有缓冲层的修复体,缓冲部分由高聚合度聚氯乙稀制作。...
2020,38(5):537-537-540 张帅, 吕川, 李进红, 朱保民, 王维倩 -
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β-TCP)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1例颌骨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刮治(A组,27例)、刮治后放置修复膜覆盖创面(B组,27例)和刮治后放置骨粉充填...
2020,38(5):541-541-545 胡爽, 李春梅, 张帅源, 秦硕, 解晨露, 牛志兴, 孙明磊 -
鼻夹在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鼻夹在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的患者60例,分为鼻夹组、鼻模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在术后6~12个月复诊,并对鼻外形...
2020,38(5):546-546-549 吴敏, 石冰 -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TGF 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将60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超过2 cm处的正常组织纳入研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
2020,38(5):550-550-557 翁旭, 李劲松, 范松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目的 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GFR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FGFRL1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正常组织、OSCC细胞株及正常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2020,38(5):558-558-565 郑琛, 石超吉, 杜琳娟, 江银华, 苏吉梅 -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钛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钛表面改性成为材料改性的研究方向之一。体外研究发现它通过改变钛表面性质,对细菌的定植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等产生影响。体内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能促进钛种植体的骨结合过程。本文就低温等离子体...
2020,38(5):566-566-570 敖小刚, 陈文川 -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骨组织再生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是临床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之一,可用于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治疗陈旧性骨不连。局部血管、神经和骨组织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是骨组织再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LIPUS不仅能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
2020,38(5):571-571-575 姜懿轩, 宫苹, 张亮 -
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韦荣球菌是口腔生物膜的早期定植菌之一,高丰度分布于口腔微生态中。目前在口腔中已检出7种韦荣球菌,其在不同部位、不同患者口腔中存在分布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密切,韦荣球菌有助于变异链球菌的黏附且能分解...
2020,38(5):576-576-582 罗瑜雪, 孙蔓琳, 施培磊, 刘盼, 陈艺尹, 彭显 -
口腔细菌影响宿主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改变,微生物能通过表观遗传途径调节宿主炎症,从而逃避或者扩大免疫反应。口腔细菌作为人体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多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影响宿主对口腔细菌的反应。本...
2020,38(5):583-583-588 梅宏翔, 陈奕霖, 施培磊, 杨偲睿, 徐欣, 何金枝 -
骨形态发生蛋白1/tolloid蛋白酶家族在牙及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tolloid(TLD)蛋白酶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而在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报道发现BMP1/TLD蛋白酶家族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伴有成骨发育不全的Ⅰ...
2020,38(5):589-589-593 谢旭东, 赵蕾, 吴亚菲, 王骏 -
左侧下颌骨婴幼儿肌纤维瘤病1例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儿童肌纤维母细胞瘤。本文报道1例左侧下颌骨婴幼儿肌纤维瘤病,并复习相关文献,对此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进行相关探讨,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2020,38(5):594-594-597 任立志, 孙睿 -
目标修复体空间导向下保存龈下残根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数字化流程
牵引保存患者健康的龈下残根是当前修复与正畸联合治疗的经典内容。以满足最终目标修复体空间(TRS)需求为核心,通过TRS数字化模型,可以选择预设适合的龈下残根的最终牵引位置,并自动评估牵引后的冠根比、最小冠高度等关键参数后,预估...
2020,38(5):598-598-601 郭家, 闵婕, 李娟, 于海洋 -
关于咬合重建的几个重要问题
设计咬合重建不仅要恢复牙列的形态和美观,还要使重建的咬合关系与口颌系统的功能相协调;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的知识面广,治疗过程的步骤多;即使对有相当经验的医师而言难度也很大。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临床信息,制定...
2020,38(4):357-357-363 刘洋 -
中国西部汉族人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
目的 探究中国西部汉族人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基因的靶向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4691383、rs7667857及其基因型以及环境暴露因素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68个NSCL/P病例—父母核心三人...
2020,38(4):364-364-370 周玉兰, 朱文超, 石冰, 贾仲林 -
血浆miR-1290表达水平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miR-1290表达水平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SCC患者7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SCC患者血浆miR-1290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确定血浆...
2020,38(4):371-371-375 陈秀敏, 刘族志, 林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