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母子传播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Mutans streptococci,MS)的母子传播情况。方法:选取16对母子的唾液,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MS的菌落数量,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 prim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
2002,20(04):268- 张晓芳,刘淑杰,许学斌 -
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与牙根表面温度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与牙根表面温度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108颗离体单根管牙处理后分为3组。A组为同剂量激光根管内照射不同牙位的牙;B、C两组分别在15 Hz和20 Hz频率下分7种功率根管内照射,B组根管壁涂...
2002,20(04):271- 贺慧霞,刘鲁川,宋远雄,安建平 -
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肌激动器和Fr&ankelⅡ(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患儿34例,其中12例用肌激动器矫治,22例用FRⅡ型矫治器矫治。所有患儿均为凸面型,上颌前突和(或)下颌后缩;ANB角\...
2002,20(04):275- 李新,杨红梅,王娜 -
腺病毒介导CD/5-FC系统治疗舌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舌癌细胞株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透射电镜、RT-PCR检测含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MVCD)对舌癌细胞株Tca8113的转染及表达情况,MTT法检测AdCMVCD/5-FC系统对舌癌细胞的...
2002,20(04):279- 王安训,黄洪章 -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犬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对犬下颌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在术后1年内,观察其活体状况、大体解剖学形态、下颌骨折区处X线片表现、组织...
2002,20(04):283- 郑谦,刘磊,魏世成,赵宗林,熊成东,罗福成 -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时的降解特性。方法:建立犬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国产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前及术后1、3、6月可吸收...
2002,20(04):286- 郑谦,刘磊,魏世成,赵宗林,熊成东,罗福成 -
聚羟基丁酸酯膜覆盖拔牙创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改性和单聚聚羟基丁酸酯膜(PHBm)引导拔牙窝骨修复和改建的效果。方法:拔除4只家犬双上下颌骨两颗前磨牙,分别采用改性PHBm覆盖、单聚PHBm覆盖及无膜空白对照处理。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病理学、四环素荧光显微观察和...
2002,20(04):289- 田卫东,包崇云,刘磊,李声伟,汤炜 -
人口腔鳞癌细胞系对淋巴靶向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和BcaCD885)对颈淋巴结靶向性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CuBE- PLA-NP)的敏感性。方法:用四唑盐显色法(MTT法)检测用不同剂量的CuBE-PLA-NP和CuBE在1~8 d内8个时间点对Tca8113和BcaCD885的抗癌活性,计算...
2002,20(04):293- 杨凯,王昌美,温玉明,李龙江,王晓毅,陈绍维 -
表皮生长因子对A系小鼠胚腭突细胞增殖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EGF)对A系小鼠胚腭突细胞增殖和DNA、蛋白质及PGE2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9组,以平行4孔(瓶)为一组,在每组腭突细胞中分别加入EGF使其终浓度为01005 ng/ml,01010 ng/ml,01050 ng/ml,01100 ng/ml,01500...
2002,20(03):161- 孙晋虎,石冰,王大章 -
GI-Ⅱ型渗透陶瓷氧化铝粉体的研究
目的:研究GI-Ⅱ型渗透陶瓷氧化铝粉体和坯体的特征,分析其形成氧化铝多孔结构的机制。方法:X衍射分析氧化铝粉体的晶型,粒度分析仪测试其粒度组成,扫描电镜观察坯体的微观结构。结果:氧化铝晶体是结构最紧密、最稳定的纯A型氧化铝晶型。...
2002,20(03):164- 王航,巢永烈,廖运茂,朱智敏,巢齐宇,梁星 -
弱激光对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兔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大耳白兔按每组3只随机分为实验1、3、5、7、14、21 d组。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施力8...
2002,20(03):166- 朱宪春,陈远萍,孙新华 -
永生化下颌髁突软骨细胞形态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比较永生化下颌髁突软骨细胞(IMCC)和原代培养的下颌髁突软骨细胞(MCC)在形态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方法: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电镜等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比较IMCC和MCC 的大小。结果:MCC表现出以多角...
2002,20(03):169- 段小红,吴军正,董绍忠,刘斌 -
锶磷灰石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锶磷灰石是一种新型的磷灰石类陶瓷,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初步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一些特性,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双侧下颌角均造成约6 mm@12 mm@4 mm的缺损,用不同浓度(10%,5%,0)的锶磷灰石...
2002,20(03):172- 廖大鹏,周正炎,顾云峰,陈德敏 -
TNP-470作用于体外培养GNM细胞系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观察TNP-470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系GNM后的形态学改变,探讨TNP- 470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体外培养技术,采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法,观察TNP-470对GNM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TNP...
2002,20(03):175- 彭利伟,李金荣 -
家兔面神经撞击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mRNA在面神经元中的表达特点
目的:了解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在面神经撞击伤这一特定致伤条件下的表达特点, 结合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探讨GDNF在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撞击枪在10 m/s 撞击速度,715 J撞击能量下建立家兔...
2002,20(03):178- 王琛,周树夏,郑春梅,邱建勇,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