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散文的兴起——唐代古文
唐承六朝之后,公私文翰,并用骈俪,而末流弊滋,浮滥冗缓,叙事论理,不能真切,于是韩愈倡为散行之文,远师先秦西汉,以朴质条鬯之体矫正魏晋以来排偶藻饰之风,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古文之体遂立。名为“古文”,...
2006,(04):-24-33 缪钺; -
普陀山佛教文化
普陀山佛教文化 ,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由来、佛教文化发展历程、历史上的高僧及主要修行法门、帝王及信众的护持、寺塔建筑、诗书联额、“海天佛国”风光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2002,(04):-140-144 李桂红 -
百年以后看同盟会
1905年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这是历史的必然。同盟会的成立以及成立以后的革命活动都得到许多日本人士的关切与支持,这是中日友好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2006,(04):-34-38 章开沅; -
宋代交子具体诞生地探考杂识
诞生于北宋初期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出现的纸币。由于现存有关史料甚为缺少,要提供具体诞生地的确切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它诞生于四川成都,是没有疑义的历史事实。
2006,(04):-39-44 胡昭曦; -
道教研究百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道教研究的起步是非常艰难的,主要是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一种偏见,认为道教没有自己的系统理论,只不过是民间的一种迷信,在整个20世纪里正式展开研究是最后20年的事。目前,我国的道教文化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
2006,(04):-45-54 卿希泰; -
国债理论的演进及对我国国债政策的启示
西方各个经济学派对国 债的认识和看法的差别来自于当时不同的经济现实。中国国债和国债理论的发展比较晚,因 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债理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 策刺激国内需求,...
2002,(03):-5-9 孙力军 -
道教养生与审美
道教养生是以与生命过程相反的程序使人复归于“朴”,而道教的审美则注重让人认识俗世生活之丑而感受超现实的神仙生活的“真—美”;道教养生经历了从“养生”到“长生”、从肉体的养护到精神的超脱变化,而道教审...
2006,(04):-55-60 潘显一; -
管理劳动的价值与企业家收入的决定
马克思讲管理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并 论证了它的无阶级性,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他并没有深入研究管理劳动的内容、特点和作 用以及企业家收入应如何决定等问题 。结合当代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研究这些问题,...
2002,(03):-10-15 李刚 -
普请与参禅——论马祖洪州禅“作用即性”的生活实践
中唐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提倡的“作用即性”的思想,一方面因其将“弹指动目”等行为视为“佛性”的体现而受到石头禅系的批评;另一方面在肯定日用生活的神圣性之时,解释了洪州禅乃至整个南宗禅劳动实践的佛学...
2006,(04):-61-66 周裕锴; -
论“观物”与“观无”——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
在汉语所表达的中国人的思想中,显而易见,我们的一切“观念”,皆出于“观”:观念是“念”,念出于“观”。然而在中国思想中,“观”有两层不同的意义:一是“观物”,是有所观之观;二是“观无”,是无所观之观。观物之...
2006,(04):-67-74 黄玉顺; -
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家的筹划与阐释
通常,被视作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早期希腊思想家的旨趣是对宇宙“始基”的探究,海德格尔凭借思之强力穿过哲学史重返这一题域,他的“返乡”是返回思之源头。他以希腊本真的方式来切近希腊早期思想家的思,通过对话使早...
2006,(04):-75-81 范玉刚; -
金融深化与证券市场制度创新
一个国家的金融状况反映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并 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演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制度 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
2002,(03):-16-20 王勇 -
称谓词与《称谓词典》
汉语称谓词来源和构成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称谓词可以表现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忽略称谓词及其意义的时代、地域特点和语义色彩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称谓词典的编纂可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工具书.
2006,(04):-82-86 向熹; -
新书简讯
-
从《周礼正义》看孙诒让对《集韵》的研究
孙诒让曾经打算在方成《集韵考正》的基础上对《集韵》再作一番整理,然此愿未能实现。通过对孙氏《周礼正义》与《集韵》的对照阅读,发现孙氏研究《周礼》的许多材料完全可以用来疏释《集韵》,非常精审。
2006,(04):-87-91 赵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