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利簋铭文笺释
陕西临潼新发现的利簋,是有关周武王伐商的一件重要铜器。武王以甲子朝灭商诛纣,见于《尚书·武成篇》及《史记·周本纪》。《武成篇》是孔安国所献的壁中书,是真古文,其可信实与二十八篇的今文《尚书》相等。其书...
1980,(02):-109-110+93+113 徐中舒; -
中文系就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于四月八日讨论了一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之后又扩大范围,于四月二十九日再一次召开了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的除中文系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外,还有省社会科学研究院...
1980,(02):-111-112 王世德; -
宋元私田地租制度
一、前言 我国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地租制度,大抵自战国至中唐以前,主要行佃奴制,唐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主要行佃农制。均田制的崩溃,则为其转捩点。 由于中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农民具有二重人身依赖...
1981,(03):-46-53+60 余也非 -
十年来中国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的变迁
一、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容的物质变动,而社会文化变动,对于社会变动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有决定作用。在欧洲,新教运动所造成的伦理变革,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1989,(02):-3-9 黎永泰 -
四川凉山昭觉石板墓的族属和古代的乌浒人
1976年底,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博物馆、凉山州革委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共同组成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对昭觉县境内部分地区的石板墓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的附城区城南食品加工厂、竹核区乌坡公社瓦寨山、尔巴...
1981,(03):-54-60 张勋燎 -
缅甸雍籍牙王朝的国家制度
雍籍牙王朝时期的缅甸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以缅王为首的封建主阶级,为了剥削和压迫农奴阶级,特别是镇压他们的反抗和起义,需要一套为自己服务的国家机器作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以便建立一种“秩序...
1981,(03):-61-70 黄祖文 -
清代成都的“满城”与旗汉分治
《清史稿·兵志》开宗明义地说:“有清以武功定天下。”最后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兵兴者、终以兵败。呜乎,宣非天哉!”这种逃避具体分析、把兴亡的责任归咎于天,读起来颇与千多年前“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论调...
1981,(03):-71-78 陈一石 ,王端玉 -
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里,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性质”的适合,对“发展阶段”或水平的适合,对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适合等。这些都只是大体上揭示了生产关...
1981,(03):-79-84 袁亚愚 -
试析实践的本质属性
几年来,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使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观点,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对于实践概念本身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作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想从实践概念本...
1981,(03):-85-88 楼凡 -
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伽里略是近代自然科学创始人之一,他的成就标志着物理科学真正的开端。他倡导了科学实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他的科学理论研究中,运用了理想实验,从此以后,这种方法成为自然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1981,(03):-89-91 杨旭 -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关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性关系问题的研究,目前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对社会规律认识的分歧造成的。为了深入探讨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性的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问题,关...
1989,(02):-10-15 刘慧群 -
韩非术治思想新探
韩非,从班固开始,传统称之为法家。实际上,他应该是个法术家。因为他的思想,虽以法治为重心,但从《韩非子》中的内容来看,他还是更多地探讨了术治。司马迁说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这才是较为全面的评价。 韩非的...
1989,(02):-16-23 张觉 -
析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刑法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规范刑事责任理论是以期待可能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因此,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加以分析、研究,对理解西方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不无益处,也可促进对我国刑法理论中刑事责任的...
1989,(02):-24-27 戴绍泉 ,田禾 -
苏联、东欧价格改革评介
在本世纪50年代,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就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改革道路。进入8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世界的历史潮流,这股改革与调整浪潮兴起的根本动因,是许多社会主义国...
1989,(02):-28-34 蒋和胜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党中央提出了“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逐...
1989,(02):-35-38 邬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