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式压电驱动喷射点胶阀设计与实验
为了实现电子封装和SMT技术中的高精度非接触式点胶,设计了一种基于液压放大原理将压电叠堆输出位移放大的压电喷射点胶阀。首先通过建立喷射点胶模型,并利用FLUENT模拟分析影响撞针撞向喷嘴时产生的速度与压力分布的参数;然后通过...
2015,47(3):167-173 路崧(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江海(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顾守东(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柳沁(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建芳(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论(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气体分布器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手段,对3种不同分布器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εg、内循环液速Uc及体积氧传质系数KL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进气量这一直接因素外,分布器孔径及其分布密度是影响气含率的2个主要因素;相同气量下,微孔分布...
2015,47(3):174-179 黄卫星(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胡培根(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岑斌(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沈琪(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Ce掺杂对Mn/ACN催化剂低温NH3-SCR脱硝活性的影响
采用浸渍法将活性组分Mn、Ce负载到酸处理后的椰壳活性炭(ACN)上,制备出Mn/CAN和Mn-Ce/ACN脱硝催化剂,在固定床上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脱硝性能评价,着重探讨了2种活性组分的负载顺序、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
2015,47(3):180-186 楚英豪(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盖志谱(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王天泽(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刘正(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姚远(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尹华强(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家秀(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甘草次酸修饰的聚天冬氨酸苄酯纳米粒制备及表征
用甘草次酸 (GA) 修饰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苄酯 (PBLA),将其制备成纳米粒,考察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首先将GA氨基化,以引发L-天冬氨酸-β-苄酯-N-羧酸酐 (BLA-NCA) 开环聚合,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材料GA-NH-PBLA,通过1H-NMR、...
2015,47(3):187-192 马丽芳(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马鹏里(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张婷(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曾星(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改性对沸石去除水中碳、氮污染物的影响
为提高沸石对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水溶液中低浓度氨氮、硝态氮和有机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乙酸、柠檬酸、柠檬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氯化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6种不同无机\有机化学改性剂对沸石去...
2015,47(3):193-199 董颖博(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林海(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刘泉利(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高砷烟尘中砷的浸出动力学
采用水为浸出剂,浸出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烟尘。 通过pH、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浸出条件变化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原料及浸出渣的结构和形貌,揭示烟尘中砷的...
2015,47(3):200-206 廖亚龙(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彭志强(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周娟(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黄斐荣(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
堰塞坝漫顶溃决与演变水槽试验指标初探
水槽试验是研究堰塞坝体溃决机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试验研究中合理的设计准则尚不多见。通过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对堰塞坝漫顶溃决的试验设计进行了研究。基于总结分析,探讨了影响坝体溃决的因素以及堰塞坝漫顶溃决条件下溃口发...
2015,47(2):1-7 杨阳(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曹叔尤(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
鹅头型汊道个体差异研究
鹅头分汊河道具有极度弯曲的平面外形与主支汊周期性移位交替的演变特性,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但汊道之间平面形态及河势演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以长江中下游鹅头分汊型河道演变分析为基础,从江心洲(滩)个数、汊道弯曲程度,河势演...
2015,47(2):8-14 刘亚(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李义天(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缓坡开槽沙坝海岸裂流特性分析
为了研究缓坡裂流槽地形叠加波浪的裂流特征,进行了由反射墙反射的交叉波浪叠加形成的沿岸波高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裂流实验研究,分析在开裂流槽的缓坡开槽沙坝模型实验地形随机波浪交叉叠加形成的裂流特性。实验中裂流由波浪在垂直...
2015,47(2):15-20 王彦(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志利(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拱坝坝肩软岩及结构面强度参数水岩耦合弱化效应试验研究
结合锦屏一级高拱坝工程,现场采集该工程坝肩软岩和结构面岩样,制备相似试件,并通过拱坝运行环境特征分析确定试验条件,在MTS岩石力学测试系统上进行水岩耦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锦屏拱坝坝肩断层物质和软弱岩体的强度参数f...
2015,47(2):21-27 杨宝全(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张林(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徐进(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陈媛(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董建华(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
裂纹起裂角预测方法研究
为研究裂纹起裂角的预测方法,提出一个适用于岩石类材料小范围的屈服准则,旨在预测弹塑性材料的破坏行为。基于该屈服准则,推导出Ⅰ、Ⅱ及Ⅰ-Ⅱ混合型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并对在单轴拉伸和纯剪切等荷载作用下的裂纹尖端塑性区进行...
2015,47(2):28-35 王超(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朱哲明(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刘宏杰(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
基于泊松比的土石混填地基应力波测试研究
设计土石混填料大型振动压实仪,对砂土、粉土、低液限黏性土3种土石混合材料进行不同含水量、不同含石量下振动压实实验。采集相关土压力,计算混填料试件压实过程中的动泊松比,研究不同压实状态下混填料各向变形性能。研究土石混填...
2015,47(2):36-42 张宇辉(中国民航大学 机场学院);张献民(中国民航大学 机场学院) -
竖向不规则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为研究竖向不规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过程中的动力响应特征,以一系列不同布置形式的竖向不规则RC框架为对象,基于变换路径法,采用静力非线性和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底层柱失效时建筑形式与...
2015,47(2):43-49 杜永峰(兰州理工大学 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包超(兰州理工大学 防震减灾研究所);李慧(兰州理工大学 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张尚荣(兰州理工大学 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地震作用下抗震与隔震连续梁桥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针对某跨海连续梁桥的抗震和隔震性能,通过将其简化,并根据相似比1∶10制作该梁桥单墩抗震与隔震试验模型,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进行抗震及隔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分别采用120、600、1 200和2 400年一遇地震波输入时结构的...
2015,47(2):50-56 刘彦辉(广州大学 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谭平(广州大学 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崔杰(广州大学 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周福霖(广州大学 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黄襄云(广州大学 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
不均匀沉降下内嵌墙板钢框架协同工作试验研究
为研究填充墙体对钢框架抗地表变形性能的影响,针对开放式、封闭式和内嵌墙板3类钢框架,分别进行地表不均匀沉降作用的物理试验,对柱顶侧移、梁柱应变等响应规律展开分析研究,得出底梁和内嵌墙板对框架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内嵌墙板-...
2015,47(2):57-63 谢伟(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夏军武(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徐圩新区高新技术研究院);郑玉莹(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