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齿轮位移协调的2级星形传动多分流均载研究
为了揭示航空发动机2级星形传动系统大小星轮载荷分配机理,针对所有齿轮的偏心误差、齿厚误差、基节误差、安装误差,轴承制造误差等分别进行了当量角度啮合误差分析,考虑了太阳轮和内齿圈同时浮动导致的啮合侧隙变化而引起的浮动啮...
2015,47(4):175-180 莫帅(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市高效绿色数控加工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以都(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市高效绿色数控加工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琼(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市高效绿色数控加工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飞鸣(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HGT准双曲面齿轮精确建模和加载接触分析
以加工方法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
2015,47(4):181-185 王星(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方宗德(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李声晋(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崔艳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学院) -
面齿轮精密磨削砂轮数控修整技术研究
为改善面齿轮磨削加工精度,提出一种面齿轮磨削砂轮数控修整及误差影响分析方法。基于面齿轮传动原理,进行了面齿轮碟形砂轮磨削运动分析。依据砂轮齿廓特点,选择金刚滚轮修整,并计算金刚滚轮的运动轨迹曲线,提出一种数控刀位点...
2015,47(4):186-191 王延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侯良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兰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钟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初晓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辛伐他汀片剂生产过程多参数的质量监控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辛伐他汀片剂制备过程水分含量、制片压力、片剂硬度、主药含量4参数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以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
2015,47(4):192-197 林翔(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彭熙琳(国药集团川抗制药有限公司);陈晓春(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李晖(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产酸及脱水性的影响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Cl与Na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5、15、20 g/L Na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
2015,47(4):198-204 金宝丹(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试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淑莹(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试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邢立群(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试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悦(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试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好氧颗粒污泥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机制
针对印染废水色度高,脱色难度大的问题,该试验利用好氧颗粒污泥(AGS)对碱性染料结晶紫(CV)进行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CV浓度、温度和NaCl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傅里...
2015,47(4):205-212 张彦灼(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李军(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丁岩(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
聚焦接收电极制备定向排列纳米纤维阵列
以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为纺丝原液,采用聚焦电极作为接收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可以使获得的纤维集合体呈现悬浮状态,而且使纤维能够定向排列。研究了溶液浓度、不锈钢棒数量、接收距离、溶...
2015,47(4):213-218 刘呈坤(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与材料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燕(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海军(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与材料学院);孙润军(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与材料学院);陈美玉(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与材料学院) -
明流泄水道突扩突跌掺气设施空腔长度研究
为了查明短有压进口泄洪洞下游明流泄水道上突扩突跌掺气设施底、侧空腔长度随掺气坎尺寸和水流弗劳德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掺气坎尺寸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底、侧空腔长度,分析了无量纲底、侧空腔长度与掺气坎尺寸...
2015,47(3):1-5 刘超(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李龙国(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庄文化(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李乃稳(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刘慧芬(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
钢筋混凝土岔管锐角区修圆优化的压强分布不均匀性研究
修圆优化是缓解钢筋混凝土岔管锐角区应力集中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该措施对岔管水力特性带来的显著影响,作者选取Realizablek-ε模型,结合实际工程进行CFD数值模拟,在对岔管的流态特征与水头损失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
2015,47(3):6-13 汪洋(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凯(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伍鹤皋(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丹(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水垫塘冲击射流附壁区的水力特性
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获得了水垫塘冲击射流全域瞬时精细流场,并在此基础上,对附壁射流区的流速分布规律和水流紊动特征等水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附壁射流区,射流横向断面的流速、紊动强度分布呈自相似分布规...
2015,47(3):14-20 李乃稳(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李龙国(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庄文化(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刘超(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 -
基于二次受力的隧道套拱加固损伤衬砌模型试验
松动荷载引起损伤衬砌失稳是不良地层隧道运营期间关键的科学问题。针对此问题,研制了双车道公路隧道带缝衬砌套拱加固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可对衬砌结构任意位置施加松动荷载,在损伤衬砌受力同时进行套拱加固,解决了衬砌加固二次受...
2015,47(3):21-28 刘学增(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王煦霖(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何本国(同济大学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桑运龙(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品”字型抗滑桩计算方法
基于对抗滑桩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品”字型抗滑桩,抗滑桩由3根单桩通过桩顶连梁连接组成空间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基于位移土压力模型,建立桩身挠曲线微分方程,后排桩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发...
2015,47(3):29-36 任永忠(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朱彦鹏(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海军(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
考虑土-高层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为揭示高层建筑群间相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和结构行为变化,设计2个土-结构体系对照模型,在场地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仅有单独的上部结构、另一个则包含5个上部结构,并分别进行振动台试验,获取上部结构关键部位在地震动激励...
2015,47(3):37-43 熊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赵丽(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谢伦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葛琪(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钢筋混凝土板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为能够有效地确定钢筋混凝土板的温度场,基于经典温度场理论,提出水分修正系数以考虑其湿阻作用,编制了混凝土板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利用程序分析水分修正系数对板温度场的影响,对比表明水分修正系数取值2.0时,计算结果与...
2015,47(3):44-52 袁广林(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志奇(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勇(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毓利(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人工挖孔抗滑桩护壁与桩身结构相互作用模型试验
为研究护壁结构对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贡献,以某人工挖孔抗滑桩工程为背景,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1∶10的分段式护壁结构、整体式桩身结构模型,并通过2个MTS作动器分别同时施加水平位移荷载于条件完全相同的有护壁桩和无护壁桩桩顶,开...
2015,47(3):53-63 罗丽娟(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江冠(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胡志平(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夏香波(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柳鹏(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