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蜀人的通天神树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代蜀人通天观念、人神交往观念的精彩体现。文章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作了探讨。并对其流传和影响,作了论述,提出了新的看法。
2001,(04):-72-80 黄剑华 -
《历代世变》非苏轼所作考
-
效率与效益: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法理分析
效率与效益是庭前准备程序设计的法理基础。在中国的庭前准备程序中,效率与效益缺失,司法资源配置不当,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权利在一定程序上受到损害。通过比较分析现代法治国家的庭前准备程序,就中国的庭前准备...
2003,(04):-125-128 唐磊 -
信息网络传播权之主体与内容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新确立的一种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除了传统的著作权人以外,还应当包括一些新的权利主体,即数字化作品的创作者和网络出版者。在权利内容上,信息网络传播权也有其特殊之...
2003,(04):-129-133 张异棽 -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
在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小说中的"儿童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中的"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引出一个叙述学意义上的"人物—小说儿童"的研究。
2003,(04):-134-139 何卫青 -
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
中国古代历来有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主要体现在早期道教的"诵经"修道方法之中。正是通过"诵经"修道方法,早期道教把尊重和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推向了极至。
2003,(04):-140-144 张崇富 -
四川青川秦律与稻作农业
青川出土的《为田律》,其出土内容仅是这部秦律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南方稻作农业地区的具体情况所制定、并适于巴蜀地区水田的农田规划和稻作农耕的农时月令,在当时这部法律的实施对象主要限于秦的移民。
2001,(04):-81-85 罗二虎 -
荒诞的意义——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中的现实与超现实
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君特·格拉斯在小说《铁皮鼓》中,通过小说主人公奥斯卡这一怪诞而又真实的艺术形象,以一个侏儒的视角,向人们叙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小说的很多情节是荒诞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然而...
2001,(04):-86-92 华少庠 -
明末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与情爱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为例,分析了少女私奔、妇女失节、女子守贞持节三种现象所蕴涵的贞节与情爱的矛盾冲突及作品的价值取向,指出作品对情爱的肯定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与明末激进的时代思潮的濡染息息相关,它形...
2001,(04):-93-99 纪德君,洪哲雄 -
《增订刘子校注》前言
《刘子》是北朝子书之最优秀者,书中引用成文和征事数典之处,比比皆是。所以对其进行校勘和注释大有必要。刘子的作者是北齐的刘昼,而非刘勰。刘子与文心雕龙,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语言结构、习用字句等方面...
2001,(04):-100-102 杨明照 -
论苏学——纪念苏轼逝世900周年
2001年9月15日(农历7月28日)是苏轼逝世900周年纪念日。苏轼生前已成为同时代人的研究对象,900多年来研究苏轼的文字更是汗牛充栋,并且至迟从南宋起就有“苏学”之称。因此,有必要对历代“苏...
2001,(04):-103-113 曾枣庄 -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着深刻的哲学、时代、经济和政治根源。应通过一系列与保障公众知情权相关的制度创新、设施及组织建设和观念更新,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使社会主义...
2003,(03):-5-9 王建军 -
苏轼与民间音乐
苏轼自幼热爱音乐,一生与文学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把诗歌创作与民间音乐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给自己的作品注入新鲜血液,使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2001,(04):-114-119 陈四海 -
浅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接近正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实现社会正义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司法保障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实现正义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包括刑事法律援助、公民诉权保障和公益诉讼在内...
2003,(03):-10-13 古立峰,张春霞 -
几首苏东坡词编年考
对苏东坡词《浣溪沙》三首、《临江仙》一首、《双荷叶》一首、《减字木兰花》一首的写作时间进行了考证。
2001,(04):-120-125 保苅佳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