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狼》:一种终极关怀
贾平凹的作品《怀念狼》缺乏明晰性 ,可以作多种解读 ,但总体上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种关怀和思索。人与自然处于两难之中 ,这种两难处境是构成现代人类困境的深层的根源。小说对人的异化的现实进行了深...
2002,(05):-80-83 高玉 -
文学结构本体论——论韦勒克的文学本质观
韦勒克是 2 0世纪最杰出的文论家之一。韦勒克基于现象学文论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将文学作品的本体视为一种“符号与意义的多层结构”。这种由语言构成的“符号结构”规定了文学具有“审美性...
2002,(05):-84-90 支宇 -
评朱熹对史学的基本态度
朱熹从理学立场和唯心史观出发 ,对汉唐以来的中国历史予以全盘否定 ,对《左传》、《史记》以下史书予以总体否定 ,对读史治史表现出鄙薄和反感 ,从而将理学学派重经轻史倾向推向了极端。这对南宋乃至此后历代史学...
2002,(05):-91-94 郭齐 -
朱熹家庭教育简论
朱熹在发展和完善理学体系的过程中 ,于家庭教育颇为重视 ,既有较多论述 ,又着力实践 ,编写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儿童行为守则《童蒙须知》 ,尽心于子孙的具体教育 ,尤对长子朱塾费力最多。其家教主张和实践活动...
2002,(05):-95-101 熊瑜 -
《朱熹书院门人考》补佚一则
-
二程语录与近代汉语研究
二程语录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二程语录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 ,都反映了北宋时期汉语口语的特点 ,二程语录语言研究工作的开展 ,将填补近代汉语专书研究的又一空白
2002,(05):-102-106 黄锦君 -
机关枪与线装书:从“国学书目”论争看民初科学与国学之间的紧张(一)
192 3年初胡适和梁启超为清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 ,引发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论争。参与者基本皆新派人物 ,因而也可视为新派内部就此问题整合观念的努力。争论中不论支持还是反对整理国故之人都经常援引“科学”...
2002,(05):-107-114 罗志田 -
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斗争中清政府的作用评析
19世纪 70年代清军收复新疆的战争 ,是一场反侵略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中 ,清朝政府仍然起着组织者和最高统帅部的作用 ,并从决策、用人和保障饷需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它表明在...
2002,(05):-115-120 邹礼洪 -
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政策取向
抗战前十年的西北开发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民政府的开发政策有以下取向 :一方面 ,重视西北开发 ,并确定了整体性的开发原则。另一方面 ,鉴于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西北的实际状况 ,又确立了以国防建设为中...
2002,(05):-121-128 张用建 -
律师法庭辩护涉及义务冲突的几个问题
律师维护司法公正的义务与律师维护被告人权益的义务之间存在矛盾。律师对法庭负有真实性义务 ,这主要是指他不得有意识地向法庭提供伪证。在我国法律制度中 ,律师独立于当事人 ,他可以而且有时应当发出不同于当事...
2002,(05):-129-134 龙宗智 -
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创新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深入分析 ,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 ,评析了影响与制约现行房市正常运行的制度性障碍 ,提出制度创新是激活现行房市的根本出路
2002,(05):-135-139 杨文武 -
误解与契合——析荣格对道教内丹学的心理学阐释
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一文中 ,对两部道教内丹学著作作了心理学的阐释。尽管他的阐释并不完全符合内丹学原义 ,但他的一些阐释对今天的心理学研究和道教内丹学研究都不无启示意义。另外 ,荣格心理学本身与道教内丹...
2002,(05):-140-144 郭健,杨玉辉 -
李天德教授
-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 ,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列宁在此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并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这就是间接过渡的方法。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 ,在中国得到了发展 ,毛泽东和邓小平为...
2002,(04):-5-10 王万民 -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
2002,(04):-11-16 鲜于浩,田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