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枪与线装书:从“国学书目”论争看民初科学与国学之间的紧张(二)
192 3年初胡适和梁启超为清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 ,引发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论争。参与者基本皆新派人物 ,因而也可视为新派内部就此问题整合观念的努力。争论中不论支持还是反对整理国故之人都经常援引“科学”...
2002,(06):-94-101 罗志田 -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确保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参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广的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使公民参与公共政...
2006,(05):-57-61+89 王建军;唐娟; -
地方实力派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促进作用
地方实力派是指除蒋介石的嫡系之外的一切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与国民党中央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 ,它关系到国共两党力量的消涨 ,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战前...
2002,(06):-102-107 吴红颖 -
公职人员的职业行为与政府形象建设
目前公职人员职业行为存在职业定位不明、职业化水平不高、职业交往不规范等问题,应通过打造良好的公职人员职业形象、牢固树立公职人员职业理念、完善公职人员职业行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公职人员职业行为培训与考...
2006,(05):-62-65 牛丽琴;曾国平;王立川; -
“云南八国”辨析——兼谈北宋与大理国的关系
有人把“云南八国”解释作因大理国八个行政区划而有“八国”之称 ,此系误传。它应该是“云南”和“西山八国”的合称 ,泛指西川南边和西边的少数民族诸部。自唐末五代以来 ,大渡河成为中原政权和前后蜀国与南方少...
2002,(06):-108-111 刘复生 -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中的缺陷及对策探讨
政府采购是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事业单位及其授权的组织为了公共利益或自身机构的运转或职能的需要而使用公共资金进行的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我国政府要履行加入GPA的庄严承诺,就应根椐国际采购规则的基本...
2006,(05):-66-69 吴总建;张小南; -
周初的殷代遗民
探讨文献和古文字材料中所见的殷代遗民的身份 ,可以看出西周初年被周人迁往洛邑的所谓“殷遗”、“殷顽民”等 ,其实都是殷代的贵族 ,其中大多数还是与商王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
2002,(06):-112-114 彭裕商 -
相对估价法评估高科技上市公司价值的研究
探讨用相对估价法对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的实用性和局限性。首先,高科技企业将大量利润投资于新产品研发,当采用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总样本所获取的基准比率对该类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其值往往偏低。其次,...
2006,(05):-70-76 谢志超;赵昌文;杜江; -
论判决文书形成过程中的反对意见
目前 ,在法院审判案件过程中 ,反对意见缺乏应有的舞台。判决文书的制作主体、内容以及话语技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均与缺乏反对意见有关。反对意见的肯定性价值勿庸置疑 ,完善其保障机制 ,无疑是提升我国判决文书品...
2002,(06):-115-121 罗文禄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已对证券市场的信誉形成强烈冲击。盈余操纵风险主要由盈余操纵的动机、机会、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四“因子”组成。因此 ,要有效地抑制盈余操纵行为 ,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构筑起综...
2002,(06):-122-126 姚树荣,王志芳 -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存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倾向。在当前全球化文化语境中 ,应把中国文论、文化和西方文论、文化放在同一平面、同等地位上 ,对理论、体系这些基本问题作跨文化的研究。作为在逻各斯中心体系之外发...
2002,(06):-127-131 冯若春 -
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博弈分析
从博弈分析的角度来看,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其制度变迁过程可以看成是国家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博弈过程,变迁的路径就是博弈均衡解的轨迹。本文通过建立该制度变迁的动态匹配博弈模型,实证...
2006,(05):-77-83 吴凡; -
论王常月的宗教美学思想
王常月的宗教美学思想从两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他在其著作中强调了人的“妙明真性” ,即修道的目的 ,表现了他对人格美和内在审美心境的刻意追求。王常月将这种修道所需的心态和人格外化为一种内丹修炼方法 ,由戒律...
2002,(06):-132-136 李珉 -
财政赤字结构新解
财政赤字通常被划分为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这样的分类方法是以不规则财政收支为零作为前提。在中国,进行这样的划分并不恰当。本文将结构性赤字中的不规则成分区分为相机抉择赤字和不规则赤字,用图解的方式将...
2006,(05):-84-89 段海英; -
现代化、革命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乡关系
清朝末年以来 ,维护民族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一直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但是 ,这一切 ,都需要充分有效地动员国内来自于现代城市与传统农村的资源。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无法...
2002,(06):-137-141 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