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析恩格斯晚年的一个重要观点
恩格斯晚年曾对《共产党宣言》何以这样冠名有一个追忆性的说明 ;在另一地方他又明确讲到“三十年不曾使用”共产主义一词的事。这两段话虽然是在不同时间、地点、情况下说的 ,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后一段话恰恰是解...
2004,(05):-44-48 董仲其 -
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及中国模式分析
中国在公共管理领域存在不少弊病,推行公营事业民营化改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尝试。学术界应重视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以促进与高速发展的经济配套的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建立。
2001,(01):-10-13 岳琳,李光金 -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产品的定价等方面论述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用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等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003,(01):-18-22 王虹 -
论北宋皇室在相国寺中的活动—兼论佛教的“中国化”
唐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寺院———相国寺 ,在北宋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宋皇室在相国寺中制度性的活动 ,定期及非定期的计有祈报、国忌行香、诞节赐宴、巡幸、迎待使节种种。这些活动揭示 ,佛教在北宋...
2004,(05):-49-55 段玉明 -
信息资源会计:企业信息化效益计量和评价的新思路
全面系统地对信息资源投入和收益的计量和评价一直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难点 ,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思路是 :信息资源会计。信息资源是广义的概念 ,即包括信息内容和信息技术、设施、人员等全部支持要素在内。企业...
2003,(01):-23-28 张志敏,张庆昌 -
跨文化企业管理初探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村经济。企业无论是否跨国经营,都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必须掌握跨文化条件下经营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界定跨文化企业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分析跨文化...
2001,(01):-14-20 黎伟 -
宗教的道德功能刍议——以道教与基督宗教为例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有着科学与物质财富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宗教的道德功能 ,便是其中之一。以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和在中国拥有信教群众最多的外来宗教———基督教为例 ,论述挖掘中华民族传统...
2004,(05):-56-59 李枫 -
论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
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是在解决“自然主义谬误” (从“是”推出“应该”)问题上形成的。环境是“人化自然” ,当然具有工具性价值 ,并且不包含伦理关怀因素。只有在“自然的内在价值”即目的性价值前提下 ,才能推出...
2003,(01):-29-36 李亚宁 -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多元化整合模式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现存区域整合理论未能指出后进发展中国家成功进行区域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近十年来湄公河次区域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区域整合障碍,是因为在冷战终结后新的国际条件下,产生了一种不同于...
2001,(01):-21-34 杨洪常 -
“尘世磨难”故事与道教的修仙伦理
通过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特定类型———“尘世磨难”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象征手法、故事原型等文学因素分析 ,阐明这类小说诸多文学因素背后隐含的宗教内涵 ,指出道教的修仙伦理对这类小说整体构思方面的影响。...
2004,(05):-60-65 苟波 -
中华民族的“是”观念来源于“时”——上古汉语“是”与“时”的考察
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 :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 ,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 ,在者语义体现为近指代词“这”“此”。汉语的存在观念是从时间观念发展出来的 :“是”是...
2003,(01):-37-43 肖娅曼 -
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
根据专书作语言研究 ,通常把它作为一个共时对象进行描写研究 ,如果要在专书研究中引入历时的分析 ,就要与其他时期的文献作比较。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唐人义净翻译的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 ,...
2004,(05):-66-71 俞理明,谭代龙 -
论西部传统工业的制度创新
传统工业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约束效应,开发大西部,西部传统工业的制度创新至为关键。
2001,(01):-35-39 何文君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与创新
从共时态上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是一开放型纲领式结构 ,它由五大基本方法论原理组成的元哲学为纲领内核 ,以其类哲学与科哲学为纲领的外围组织构建而成。从历时态上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体现为一无限历史重构...
2003,(01):-44-50 袁诗弟 -
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诗人的创作
从黑人文化研究和妇女研究的角度切入 ,分析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女诗人的作品的主题、风格、隐喻和意象 ,从而揭示其反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的战斗性 ,并据此阐明它们在本质上与休斯等男诗人创作的“新黑人...
2004,(05):-72-77 袁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