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波普尔历史预测问题
波普尔认为,历史的无规律性导致历史的不可预测性,"俄狄普斯效应"破坏了历史预测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假说演绎法"说明历史预测的不可能性。而在唯物史观看来:不能绝对化地理解唯物史观的预测功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
2007,(06):-31-36 谭扬芳; -
上市公司控制型资产重组中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它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从其重组的目的看,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扩张型资产重组、调整型资产重组和控制型资产重组。作为资产...
2002,(02):-17-23 陈维政,王红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评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主体的解放和实践"新道路"进行了一个世纪的理论探索,尽管这条"新道路"是以直接告别无产阶级革命为前提,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等为表现形式,但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客...
2007,(06):-37-42 李培湘;魏俊雄; -
当代跨国公司撤资理论及其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适应各国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必须将对外投资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撤出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与维持和增加对另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一样,都是跨国公司全球经营...
2002,(02):-24-30 毛蕴诗,蒋敦福 -
中国地区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
利用吉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加权变异系数三种新分解方法,分别对中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区域分解、产业分解和城乡分解,寻找出影响地区差距变动的直接因素,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政策性结论。
2002,(02):-31-36 邓翔 -
论周公与和谐文化传统
周公建立的以"德"、"孝"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体系、以"礼"、"乐"为载体的社交礼仪制度,以及"德治"、"仁政"的政治模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基本框架,并直接为儒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影响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性格...
2007,(06):-43-47 辜堪生; -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税收制度变革——以四川为例
通过分析四川税费改革后代表性财政税收制度变革模式,指出由于税费改革本身具有较强刚性,致使乡镇财政更趋紧张,但客观上激活了县乡财政体制的创新,进而催生了公共财政萌芽和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的成...
2006,(02):-5-10 郭晓鸣;雷晓明; -
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
在各经济主体对中央财政赤字产生依赖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对国有资源使用的责任感、地方政府行为、金融机构的贷款约束、政府信誉以及社会信用都会有负面影响,从而产生道德风险。我国与财政赤字形成和弥补有关的道...
2002,(02):-37-40 罗哲,段海英 -
《地藏菩萨本愿经》综考
《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流行。该经产生时代的上限大致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而其下限,应是在公元974年。该经为中土伪经的性质是确凿无疑的。其编撰人应是有着相当丰富的佛学知识并崇信地藏者。...
2007,(06):-48-56 尹富; -
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80-2003年
从西藏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中央政策、社会稳定等因素纳入计量分析模型,对影响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西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严重不足、投资方向与农业发展要...
2006,(02):-11-17+77 杨明洪;沈颖; -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令人惊讶。这种惊讶并非由于其理论或观点的新颖性或颠覆性,而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在括去了一切良知假设和道德教条之后,真正让良知在存在的深度上作为人最切己的生存现象活生生地自身显...
2002,(02):-41-49 余平 -
敬惜字纸信仰论
对字纸的敬惜属于中国民间信仰的范畴。就敬惜字纸信仰的产生背景、敬惜方式、迷信化、社会功能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2007,(06):-57-65 杨梅; -
中国政府在农村改革制度演进中的作用分析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20多年的制度变迁及改革创造的奇迹,用演化博弈论的观点探讨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制度演进的逻辑线索和政府角色的转换。我国农村的改革沿着基于需求层次变迁决定的扩大自主权的主线推进。政府的角色...
2006,(02):-18-21 杨春河;李小北;张文杰; -
追问伦理道德的形上根据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一、人应当始终保有人之品格;二、人应该向善乃至人性必然是善;三、实践理性优于并高于理论理性,来证成决定我们伦理道德各类准则的普遍必然有效的法则或原则,并着力探讨作为有限理性...
2002,(02):-50-55 陆沉 -
直寻:哲学视野中的诗学方法论
作为中国诗学创作的方法论,"直寻"的生成同传统的文化思想息息相关。从字源学、文化学的角度看,它包括"直"与"寻"两重意义,前者代表了自然的澄明状态,后者则体现了人为的创建努力,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二者整合成一...
2007,(06):-66-72 孟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