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循文学代胜说论析
焦循提出的"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学史观,是从属于他的学术思想体系的。他论学主张兼容并包,不据守,同时又看到各家各派的长处;论文则认识到不同文体各有体制特点,给予词曲以充分重视。但在焦循的思想体系中文学...
2007,(06):-73-78 刘奕; -
梁启超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
从“不为古人所欺,不为世法所挠”、“我物我格,我理我穷”,以及“除心奴”,反“依傍”三个层次论述了梁启超与西方启蒙主义相通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从理性精神的角度对众所周知的梁启超一生“多变”作了新...
2002,(02):-56-62 杨晓明 -
行为金融学视角中的中国居民储蓄
2004年起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下降,运用行为金融学分析可知:这正是居民在外部条件变化时进行最佳资产配置的结果。研究表明:居民对实际利率变化比较敏感,在实际利率为正或为负时,敏感性显著不同。过度自信使居...
2006,(02):-22-27 粟勤;赖叔懿; -
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对完成翻译任务的论述交织着科学和神学两种不同的视角。科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把源语中的象征变成被象征,然后用目标语把被象征还原为象征。神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从源...
2007,(06):-79-86 曹明伦; -
现代逻辑对文学的渗透
文学研究中的形式化方法是几乎一切追求“科学性”的文学理论的理想,但是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形式分析各派都没有达到接近形式化的高度。当前,由于发展第五代计算机的需要,在阅读分析中引人了现代逻辑和形式语...
2002,(02):-63-68 王阳 -
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论述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方法的理论依据,阐述组成我国保险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的三个重要环节: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指标预测子系统、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风险测评子系统和基于模糊...
2006,(02):-28-34 曾忠东; -
上古蜀地水利史迹探论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兴建都江堰,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不仅展示了上古蜀地水利的史迹脉络和独特成就,而且折射出凝聚其间的"道法自然"的深邃文化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2007,(06):-87-96+142 彭邦本; -
中国诗歌的现代嬗变
现代诗是具有现代性的诗。中国现代诗在历史的嬗变过程中涌现出一些代表人物并取得了骄人的实绩。现代诗反叛冲击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诗美理想,体现出一种新的诗学精神。诗的现代嬗变的诗学意义,在于诗艺之变突破了...
2002,(02):-69-75 高波 -
马克思、列宁与20世纪东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尤其是俄国的关注和研究,既是学术理论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更有时代条件变化和革命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列宁主义主要是结合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的,它开创了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先河。列...
2006,(02):-35-40 王仲士; -
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妇女与性别研究
西方学者对中国妇女的研究兴起于上一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性别研究逐渐取代妇女研究而成为学术界主流。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通力合作,在理论、方法及资料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女性主义学者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牺牲...
2007,(06):-97-109 程为坤; -
论五四文学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对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背景、原因作了简要分析。无政府主义影响五四文学最重要的观念是它的"个人本位主义"。这在五四文学观念与具体创作中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对自我的标榜与追求,对极端自我与...
2002,(02):-76-80 李相银 -
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新探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历来有强调“斗”即同各种错误东西作斗争的一面以及强调“和”即吸收各种合理东西的一面这两种观点。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不但表现为“斗”,也表现为“和...
2006,(02):-41-45 郑丽娅;胡学举; -
换个角度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价值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高尔基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评价常有失偏颇,即强调主人公的负面价值而忽视其正面价值;强调作者刻画人物的客观性而忽视其主观片面性;强调主人公悲剧的政治原因和道德原因而忽视...
2002,(02):-81-87 张中锋 -
法定视野中的目的犯检析
法定性是考察和界分目的犯的基本视角和标准,直接关系到目的犯范围划定,最终影响司法认定。解读法定目的犯的法定方式,不应囿于"目的"、"意图"等主观性描述,仅仅作形式界定,而应该探求刑法规定的实践价值,作实质性...
2007,(06):-110-114 高跃先; -
《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探析
人们对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历了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三个阶段。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是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其关注对象的价值论美学思想。异化和美是马克思《巴黎手稿》价值论美...
2006,(02):-46-50 杨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