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
1989,(04):-50-54 萧自熙 -
试論民生公司的发展
以经营内河航运为主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公司),成立于1926年,它是旧中国四川最大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是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该公司最初只有一只70.6吨的小船,经营重庆合川间嘉陵江下游...
1981,(04):-34-39 熊甫 -
宋初川峡地区的茶法与“贩茶失职”
北宋初期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史料缺乏,以致一些有关问题不易弄清。如苏辙曾说:“臣闻五代之际,孟氏窃据蜀土,国用褊狭,始有榷茶之法。及艺祖平蜀,放罢一切横敛,茶途无禁,...
1980,(03):-79-87 胡昭曦 -
谈谈方言词典释义问题
释义是词典的核心,对词典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方言词典的释义与一般语文词典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探讨方言词典释义原则和方法,是词典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拟谈一谈我们在编写《四川方言词典》的...
1989,(04):-55-60 王文虎 -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及其规律
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封建大国,有极其丰富的人口思想和理论。人口和土地是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基础。人口问题历来是中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的问题。究竟怎样认识封建社会的人口规律,这是一个很有意...
1981,(04):-40-46 裴倜 ,王冲 -
埃吉那与地米斯托克利海军政策的关系
在希腊——波恩战争期间,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提出了著名的海军政策,创立了强大的海军舰队,从而奠定了后来雅典在希波战争中的胜利基础,建立了海上霸权,使雅典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极盛阶段。这一在古...
1980,(03):-88-91 李丹柯 -
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人己代词的发展
汉语的人称代词,根据说话者对涉及到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区分,形成各自相对又彼此相关的两组。一是三身身代词,这是从说话人(第一人称)、对话人(第二人称)、交谈双方之外的人(第三人称)这一角度区分而形成的;另...
1989,(04):-61-67 俞理明 -
关于《资本论》郭、王译本的一个标题问题——兼论铸币不等于价值符号
郭大力、王亚南两同志合译的《资本论》里面有一个标题是错误的,这就是第一卷第三章第二节的C项标题:“铸币:仅值符号”。这个标题的错误不在于文字的翻译本身,而是当中毫无根据地使用了“冒号”。理由如下: 第一...
1981,(04):-47-48 李善明 -
略论微覌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对哲学界、科学界的一种传统观点质疑
光与实物微粒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这是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是二十世纪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科学革命意义的基本概念,也是量子力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自五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
1981,(04):-49-54 吴守玉 ,高兴华 -
论金初词人吴激
吴激与蔡松年是金初词人的冠冕,对于金源一代词风影响甚大。元好问《中州集》卷一“蔡丞相松年”条下说:“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按,蔡松年字伯坚,吴激字彦高)1982年,我曾撰写《论吴彦高词》...
1989,(04):-68-72 缪钺 -
约翰·喀波特原来的国籍
约翰·喀波特具有威尼斯国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不仅当时或稍后的人的大多数记载这样说,而且英国官方文书也这样说。特别是十九世纪在威尼斯档案中所发现的一四七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授予约翰·喀波特威尼斯公民权利的...
1980,(03):-92-97 杨宗遂 -
时空观念的相对性和层次性
列宁指出:“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但绝对真理是由这些相对的观念构成的;这些相对的观念在发展中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信。”(《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77页)在整个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到目前为止,...
1981,(04):-55-59 陈麟书 -
谈甲骨文■字並略论殷代的人祭制度
甲骨文字,或体作,后期亦作、诸形,其使用甚为复杂。它在作普通名词用时可以代表一种方国、一种民族,或一种阶级身份;它也可以作为专有名词,如殷先王之一即名甲;它还可以用作动词,与杀、伐等词同义。但是对于这样...
1980,(03):-98-104 童恩正 -
关于一九四六年中共参加政协的代表团成员问题的通信二则
编辑同志: 马兆同志的文章《一九四六年政协的中共代表中有董必武而无秦邦究》(《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对我系胡华同志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关于中共出席一九四六年政协代表的名单提出异议。历...
1980,(03):-105-107 清庆瑞,胡银漫,马兆,艾道明 -
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下)
在本文的上篇中,我们考察了清代四川人口的发展状况。在传统农业社会,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传统社会的人口压力问题,说到底就是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问题。因此,在这里将对清代四川耕地的具体数量,粮食亩产和...
1989,(04):-73-87 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