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
政府危机管理是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效力的全面检测。及时总结地方政府在应对SARS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有重要的意义。
2004,(02):-56-59 姜晓萍,范逢春 -
晚清关于缠足影响国家富强的争论
缠足影响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反缠足运动的主要思想依据,但晚清知识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一观念初由传教士发其端,甲午以前并未引起士人的多少关注,主要的思想交锋是在外国传教士及受其影响的中国教徒...
2010,(02):-19-28 杨兴梅; -
从女性主义视角反思本土妇女学的建立
20世纪80年代初,妇女学开始引起重视,本土妇女学学科化进程也随之开始。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妇女学的学科化现状,考察本土妇女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探讨妇女学学科的命运,以进一步探究本土妇女学在学科化过程中...
2004,(02):-60-63 魏开琼 -
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初探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
2004,(02):-64-68 田晓膺 -
相对合理主义视角下的检察机关审判监督问题
检察权具有监督性,但对于法院,其监督是通过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来实现的。中国检察机关监督审判的制度是诉权外的监督制度,这一制度有特定的历史成因,但在当前受到严峻挑战,制度虚置,运作不灵。检察机关对审判的监...
2004,(02):-69-74 龙宗智 -
公司减资的比较法考察
公司减资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出现法定的减资事由后,依法定程序减少公司股本的行为。减资不仅影响股东的比例性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故各国公司法对减资的事由、程序无一例外地加以严格的规定。我国...
2004,(02):-75-81 郑曙光 -
论卢梭对狄德罗“公意”的批判
狄德罗在《自然权利》中使用了"公意"概念,意指每个人身上理性的纯粹表达。卢梭在《日内瓦手稿》等著作中对狄德罗的"公意"概念加以批判,并赋予此范畴不同的内涵,因此,学界从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卢梭的公意并不符合卢...
2010,(02):-29-33+38 林壮青; -
民俗学意蕴与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理论创新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应归入"文化历史小说"范畴,它通过无赖形象的勾勒,展现了丰富的民俗学内容,激起了民间潜伏已久的阅读渴望。二月河的创作实践,对文艺学反观和考镜当下的文学创作,带来许多新的启发。
2004,(02):-82-88 刘克 -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
幸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品德的实现活动,思辨活动是人的最大幸福,幸福和快乐紧密相连,幸福的获得需要外在的条件。他的幸福观把理想与现实、理...
2010,(02):-34-38 王成光;刘笔利;王立平; -
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
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对立调和思想,被具体化为"张力"、"反讽"、"悖论"等理论形态和批评实践。这种对立调和思想可以依次上溯到瑞恰慈、柯勒律治、谢林和康德等人,是由他们的有关思想变化而来的。
2004,(02):-89-92 陈本益 -
韩愈、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2010,(02):-39-43+55 贾发义; -
良知良能:在苗裔与放心之间
对于孟子良知良能说,宋明儒在涵养、省察、推扩的理解主脉以外,还带出一种微妙乃至警觉的意味:良知良能不仅在爱亲敬长意义上作单一途径的表现,也可以表现为好好恶恶、饥食渴饮,实际存在着一个良知良能的"表现区间...
2010,(02):-44-55 丁纪; -
论先进文化及其理论建构
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客体尺度、主体尺度、社会尺度三者的统一。先进文化的功能体现在民族凝聚、教化塑造、价值导向、社会批判四个方面。建设新时期先进文化,并探索其建构路径,是文化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2004,(02):-93-97 史炳军,马朝琦 -
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
风险社会的形成与大众媒介表征密不可分:大众媒介通过拟态环境的构建,形成了公众的风险感知,促成了风险传播的蝴蝶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媒介形成社会风险的三方面成因:价值层面上,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不足,价值培...
2010,(02):-56-60+144 蒋晓丽;胡登全; -
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与多学科传统
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始终呈现出明显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和多学科传统:其基本框架为线索消除进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超人际模型和SIDE模型两大理论基石;其主导范式为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具有承认客观规律、运用科...
2010,(02):-61-67 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