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时俱进”的传统根源与哲学支持
经权、常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既强调经、常,又重视权、变;在坚持经、常的基础上,行权适变;唯变则通,通了然后才能够久。这正是中共十六大所提出的"与时俱进"精神的最直接传统根源。权、变对经、常的突破...
2004,(01):-21-26 余治平 -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及其矫正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失衡现象:城乡、工农差距的扩大,财富占有与分配差距的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尽管一定程度的分化发展有其客观性并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但过度失衡的负效应必须引起关注,并应采...
2004,(01):-27-32 杜莉 -
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与维度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和维度是两个基本的但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首先,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认为这两者具有统一性,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却都存在共同的不足;第二,运用一个代表性企业的扩...
2010,(02):-85-90 张衔;肖斌; -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资本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过低,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刚性利率和政府干预。针对这些问题,应果断增加资本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理...
2004,(01):-33-35 杨华书 -
日本在华汽车厂商供应商选择倾向问题研究
天津丰田和广州本田都是日本精益生产供应链模式在中国运作的典型。日本在华汽车厂商的"狭隘本土化"供应商选择倾向使得中国本土供应商很难真正介入其供应链采购系统,这种相对封闭的供应链运行机制限制了技术和管...
2010,(02):-91-96 张纯洪;吴迪; -
人民币国际化探讨
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由不可兑换货币通过不同阶段的可兑换,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全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应顺势而为,积极稳步推进。
2004,(01):-36-38 金发奇 -
美国国内贸易法的“421”条款与“双反”措施比较
最近,美国运用《1974年贸易法》"421条款"对我国产品采取特保措施,我国商务部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应对。由于《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主要内容与美国《1974年贸易法》"421条款"有较多相...
2010,(02):-97-101 吴总建;李玉国; -
跨国公司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
战后50多年跨国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归纳为第一代技术推动型、第二代需要拉动型、第三代技术与需要互动型、第四代多职能整合型和第五代系统整合与网络协作型五种模式。这些创新管理模式可供迫切需要摸索创新思...
2004,(01):-39-43 朱欣民 -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
随着国家政治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家族文化的消解与转换以及农村社会转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整体面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国家、村庄和家族三个主体的供给能力与责任一直处于此消彼长中。从目标导向和发展趋向上看,...
2010,(02):-102-106 李海金;贺青梅; -
我国农村药品监督体系构建:监督网模式研究——基于全国868县级样本和3省案例调查的...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药品监督体系的建设过程,并利用2007年全国868份县级样本数据和山东、贵州、湖北三省案例访谈调查资料,对目前监督网建设的进展程度和主要模式进行归纳与分析。
2010,(02):-107-115 阮荣平;郑风田; -
论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
佛教虽无严格意义上的美学,但通过佛法义理呈现了深邃独特的美学观念。在总体宗教性质限定下,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体现为由伦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向哲理化、心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推进深化的历史建构过程。
2004,(01):-44-48 赵建军 -
检察机关不认罪案件办理机制之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表明,与认罪案件相比,不认罪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相对更细密,检察官的案件处理较为积极,但在出庭支持公诉环节差异不大。此种状况一方面与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侦查案卷所载证据整体上的特点不同有关,另...
2010,(02):-116-129 左卫民;郭松;李扬; -
对本土制度语境下法官职业化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以三十年法院人事制度改革为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法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始终以法官职业化为核心,并在人员的选任、晋升、培训、考评和监督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由于脱离中国的制度语境和缺乏理性的改革分析,法院人事制度改革已经...
2010,(02):-130-138 王禄生; -
胡塞尔现象学与皮尔斯现象学之比较
胡塞尔与皮尔斯在现象学的重要问题上具有基本共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胡塞尔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结构分析及现象学方法上,皮尔斯则专注于现象的呈现及其分类和特性的描述上。两者的现象学差异明显,最后却又殊途...
2010,(02):-139-144 颜青; -
清代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变迁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
2010,(01):-5-21 何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