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贴合型缺陷的超声红外热波检测与识别
为了实现对复合材料内部界面贴合性缺陷的快速检测和识别,采用超声红外热波方法进行了检测研究。建立了一个含有表面微裂纹、边缘垂直裂纹、分层、脱粘等4种缺陷类型界面贴合型缺陷的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超声热波检测数值仿真...
2013,45(2):167-175 金国锋(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系);张炜(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系);杨正伟(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系);宋远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田干(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系) -
摆动活齿传动齿面闪温研究
根据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原理,利用摩擦学、赫兹弹性接触等理论,研究了弹流润滑下活齿与内齿圈之间的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传动过程中摩擦因数的时变规律。在对活齿与内齿圈啮合接触时接触带半宽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应用Blo...
2013,45(2):176-181 梁尚明(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杰(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贺飞飞(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的知识层级递进分类模型与构建方法
由于工业设计知识的复杂性及现阶段大部分数控机床企业对设计知识的无管理状态,大大影响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及旧产品改型中对于设计知识的有效利用。为解决此问题,实现工业设计知识的合理分类、便于知识的调用和重用,通过在动态网...
2012,44(2):216-220 胡萍(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殷国富(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珣(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复杂螺旋曲面成形磨砂轮廓形数值仿真方法
针对复杂螺旋曲面成形磨砂轮廓形设计中数学理论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仿真方法进行复杂螺旋面磨削加工的砂轮廓形设计,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坐标转换将工件与砂轮的坐标系进行整合,离散处理工件与砂轮面模型,通过数值迭...
2013,45(2):182-187 况雨春(西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舒峰(西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吴龙梅(西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任海涛(西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
空间3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由n(n
2012,44(2):221-226 周结华(厦门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彭侠夫(厦门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仲训昱(厦门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基于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的工程车辆换挡策略
介绍了以提高工程车辆传动系效率为目的的自动换挡原理,以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换挡模型,并利用自动变速控制实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的换挡模型比遗传BP神经网络的换挡...
2013,45(2):188-192 李秀兰(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工业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秦四成(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宏韬(长春工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基于投影追踪回归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技术
针对机床热误差建模温度变量多、非线性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追踪回归的建立数控机床热误差模型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回归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模型简单、计算简便的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台数控车床的实验研究,建立了...
2012,44(2):227-230 郭前建(山东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贺磊(山东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杨建国(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压电喷射点胶阀的喷射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
利用压电叠堆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输出特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驱动式喷射点胶阀。该喷射点胶阀主要由压电叠堆、杠杆式微位移放大机构、阀杆和喷嘴组成。对胶液实现喷射的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对喷嘴重胶液流...
2013,45(2):193-198 焦晓阳(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建芳(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谷峰春(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国君(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论(吉林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进口及底孔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为研究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进口尺寸、进口流速和底孔孔径发生改变时对流速场的影响,采用重整化群k-ε模型对装置内的清水流场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尺寸的增加将会增加柱体区的切向流速和锥体...
2012,44(1):1-6 赵涛(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陈伟东(新疆发展改革委员会 能源处);邱秀云(新疆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
混凝土重力拱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价方法初探
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及理论出发,坝体某个关键性能破坏便可能影响大坝的正常运行,单一的评价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对大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估的要求。针对混凝土重力拱坝的结构特点,基于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利用地震动超载时域分析...
2012,44(1):7-12 张社荣(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高辉(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超(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砾石土防渗料-反滤料联合抗渗试验
防渗料在高水头作用下是否发生渗透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置在其后的反滤料对防渗料的保护效果。利用自行改造的竖向渗透破坏仪,在大量砾石土防渗料和反滤料的竖向联合渗透破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防渗料砾石含量、干密度及反...
2012,44(1):13-18 陈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谷宏海(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昌荣(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泥石流颗粒的标度分布
大多数泥石流由宽粒径颗粒组成,粒径介于10^–3~10^2mm。通常以个别特殊粒径(如D10、D30、D50等)或其组合(如均匀系数、曲率系数等)来刻画颗分的性质,但这些都是经验性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也不能确定颗分曲线的函数形...
2013,45(1):1-7 李泳(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谢江(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周小军(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郭晓军(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双向地震下RC框架柱端弯矩增强措施的合理取值
双向水平地震动的耦合作用将使塑性变形更多集中于柱端,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明显较单向地震作用下更差。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了8度0.2g区二级抗震规则空间框架结构,并采用上部各层柱端“强柱弱梁”措施与底层柱下端弯矩...
2012,44(1):19-27 杨红(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和平(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骆文进(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白绍良(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基于小波分析的泥石流冲击力信号处理
对于防治工程的设计,泥石流冲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其冲击力的大小要准确地进行估计是很困难的,并且由于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很难在野外进行冲击力的测量。为了减小模型尺度带来的影响,利用大型水槽进行泥石流冲击力实验,并...
2013,45(1):8-13 唐金波(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胡凯衡(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周公旦(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华勇(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朱兴华(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马超(中国科学院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格构木梁加固方法的研究
进行了10根木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其中3根为对比普通木梁,3根为未加固格构木梁,4根为加固格构木梁。研究结果表明:未加固格构木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初始弯曲刚度较普通木梁均略有降低;底面粘贴1层碳纤维(CFRP)布加固格构木梁的受弯承...
2012,44(1):28-35 朱雷(上海建科院 上海市工程结构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许清风(上海建科院 上海市工程结构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建飞(爱丁堡大学 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