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蜀学刍论
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相当发达,形成“蜀学”。蜀学是宋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却极为不够,从而影响到对宋学的全面认识。本文拟就宋代蜀学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正于方家达识。
1993,(04):-78-87 胡昭曦 ,张茂泽 -
唐代道观经济
唐代是道教发展兴盛时期,由于李唐王朝尊崇道教,全国道观林立,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道观经济。唐代道观经济状况,是一值得研究而尚无人涉足的领域,笔者依据史籍和道经中有限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现唐代道观经济...
1993,(04):-88-92 张泽洪 -
龙雏型的形成与华夏文明的起源
我们要探讨的龙雏型,是指从广义上讲的“龙文化雏型”,也称早期龙崇拜。任何文化必生根于民族的土壤之中,中华民族就是滋生龙文化的土壤。而中华民族是以夏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夏族便是崇龙之族,因此,龙文...
1993,(04):-93-100 屈川 -
唐代武举述论
以武艺取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礼记》卷六二,射义条云:“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又云:“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春秋时期,管仲行轨里连乡之法而举其“拳勇...
1988,(04):-94-99 陈志学 -
清代奏折文书考略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报告事情的一种非常重要而又秘密的文书。奏折从顺治朝开始使用,康熙朝使用很广泛,雍正朝规定为文武大臣正式的上奏文书。 奏,进也,“敷奏以言”。敷,陈也,是文武大臣陈政事之言于君。奏初改...
1988,(04):-100-108 黄才庚 -
马可·波罗与中外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观点简述
1988年7月18日至22日,由四川大学外文系、美国研究中心、历史系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联合主办的“马可·波罗与中外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我国的二十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1988,(04):-109-110 任之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八年总目录
-
大陆与台湾法律冲突问题分析及其冲突规范比较
一、大陆与台湾法律冲突问题分析 法律冲突,是指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由于各自内容的差异而导致相互在效力上的抵触。就其形式来看,则是表现为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即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应适用何国(地...
1993,(04):-101-110 李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机制
宏观调控机制是以宏观调控为其内核的。所谓宏观调控,乃是以国家(社会)为主体,站在经济运动整体的高度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机制就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所涉及的各种要素的联系、组...
1988,(03):-3-10 刘西荣 -
双轨制运行的市场特征和前景
我国现存的双轨制运行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文章探讨了双轨制运行的成因、利弊,以及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本文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双...
1988,(03):-11-17 毛道维 -
经济分析中的某些数学变换方法
本文介绍Laplace变换、Zata变换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些变换方法大都计算简单、模型精确,减少了传统方法对表值的依赖,而且在分析中可自由地使用优化技术。各个变换本身也有明确的经济含义。...
1988,(03):-18-27 周德镇 -
论思维方法的现代化
思维方法或思想方法,是人们思考问题、主体认识客体,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观现实的方法。它表明人们在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怎样进行归纳和演译,怎样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达到历史的和逻辑的一致。从现代信息科学的意...
1988,(03):-28-36 张国祺 -
毛泽东早期二元论哲学思想新探
关于毛泽东早期哲学的基本倾向,学术界已经有过许多讨论。主张不外三种:一曰二元论,二曰唯心论,三曰唯物、唯心兼而有之。我是主张毛泽东早期哲学的基本倾向是二元论的。但是,我以为这个观点要有说服力,必须解决...
1988,(03):-37-45 黎永泰 -
论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
一、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及优势 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一个系统,它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内部及企业同外部环境间各要素、各环节、各利益主体之间所具有的...
1993,(03):-3-11 杨继瑞